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举办2024年中考招生工作专题发布会
  • 发布时间:2024-04-23 09:0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陈刚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4月18日,我市举办中考招生工作专题发布会,通报2024年全市中考招生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全市共有2263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报名参加中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的21522人增加1108人,增幅为5.15%。今年中考招生政策总体要求:“调整优化招生政策,推进新中考平稳落地”。政策解读为:“五大调整、四项优化、三个规范”。


新闻发布会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名额分配”和特长招生政策优化、招生录取工作具体如何进行、优化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录取流程、招生纪律要求等方面答记者问。


中国网、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荆楚网、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随州日报、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发布、随州市政府网、随州论坛、云上随州等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2024年随州中考招生工作情况


随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宝岑


“五大调整”


(一)命题方式的调整:文化考试调整为由湖北省教育厅统一命题。


(二)考试科目的调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考试、考查和综合素质评价。考试:共计780分。文化考试由全市统一组织实施,总分700分;体育与健康考试50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30分,由各县(市、区)根据文件要求分别组织实施。“五科”考查按照《随州市初中音乐、美术、信息科技、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随教发〔2023〕7号)实施,音乐、美术、信息科技分科考试,每科100分;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卷,总分100分。综合素质评价按照《随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随教发〔2021〕5号),由初中学校在县(市、区)教育局统一管理和指导下实施。


(三)考试成绩的呈现:九年级毕业学生的中考成绩,由市招考办统一汇总文化考试科目、体育与健康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和音乐美术等“五科”考查等级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统一时间发布。2024年八年级学生地理、生物考试成绩直接以原始分计入2025年中考总分。


(四)等级成绩的使用:报考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以等级形式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只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综合素质各维度评价必须在C等及以上。报考普通高中第一批次录取学校的学生,以等级形式呈现的成绩中,不得有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特长生录取除外)。参加“名额分配”的考生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成绩的科目、综合素质评价不得低于C等。


(五)考试时间的调整:九年级学生的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合卷)、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卷)的考试时间调整为6月20日上午—22日上午,八年级学生地理、生物考试调整到6月22日下午。




“四项优化”


(一)优化志愿填报


2024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采用统一志愿样表。考生在正式填报志愿前,可参照《随州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志愿备份卡》填写,再进行网上填报,以网上志愿为准。


(二)优化录取环节


1.统一宣传。由市教育局统一印制中考招生宣传册,宣传册内容包括:招生政策、日程安排、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简章。


2.优化程序。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统一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上进行,普通高中学校和中职(含技工类)学校统一填报、统一录取、统一发放录取通知书。未经市招考办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将无法取得高中阶段学校学籍。


3.规范录取。所有高中阶段学校必须依据市招考办审核批准的该校录取新生花名册发放录取通知,学生凭市招考办核准、学校发放的《随州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通知书》和中考准考证到录取学校报名就读。


(三)优化“名额分配”招生


“名额分配”招生工作从录取方式(中考前确定资格,中考后填报志愿)、录取规则(依据考生志愿,按照中考成绩,以初中学校校内排名从高到低录取)和最低控制线等三方面进行优化。


(四)优化特长生招生


新出台《随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考生报名、资格审查、专业测试、成绩公示、志愿填报等招生程序。经批准具有特长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根据特长生培养目标、招生项目、招生计划等自行制定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要求的特长生招生简章,报市教育局审批备案,按照市教育局的批准意见,制定招考方案,组织专业测试。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记者提问

今年是全省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的第一年,也是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落地的第一年,今年的招生政策调整备受关注,请问今年在“名额分配”和特长生招生政策方面进行了哪些优化呢?

随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肖罡

答:今年将“名额分配”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从“中考前”调整到了“中考后”。中考前,不再以初中学校平时成绩为主要推荐依据,中考后,按照中考志愿填报流程,组织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每名考生只能申请招生范围内的一所优质普通高中。依据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在各初中学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内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立足特色高中发展和特长生规划培养,我市出台了《随州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方案》,具有特长生招生资格的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的批准意见,制定招考方案,组织专业测试。今年的考生成绩按统一标准测算:特长生招生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测试合格且有意愿参加特长生招生录取的考生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上填报相应批次1所特长生招生学校志愿,未在网上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得被录取。其余志愿按相关规定填报。


记者提问

今年中考招生政策总体要求:“调整优化招生政策,推进新中考平稳落地。”请问今年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具体如何进行,在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录取流程上又做了哪些优化?

随州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易红兵


答:我市中考志愿为梯度志愿,投档录取遵循第一志愿优先原则。即先对学校第一志愿参照批次线及分数高低进行投档录取,如果第一志愿投档人数达到该校招生计划数,则停止投档,其后的第一志愿及该校所有第二志愿均不再投档。未被录取考生依照市招考办发布的征集志愿公告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征集志愿,市招考办根据征集志愿、考生分数和招生计划,在相应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之上,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进行补录。考生可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所有已被录取考生不得退档。如考生个人因特殊原因申请退档的,只能参加下一批次学校录取,已被第二批次学校录取的考生退档后,只能参加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学校)录取。


今年民办普通高中将继续严格按志愿办理录取手续,不再预录取被民办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须在收到录取信息后3天内到校缴费,逾期未到校缴费的视作放弃录取资格,可由录取学校申请作退档处理。


今年我市中职(含技工类)学校录取政策有重大调整。中职(含技工类)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工作统一在“湖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上进行,严格按考生志愿录取,严禁在统一招生平台之外违规招生,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强迫应届初中毕业生放弃中考报名、填报志愿和参加中考,也不得强制填报指定学校志愿。严禁任何中职学校(含技工类学校)以任何形式提前招生、在市(州)中招体系外招生录取。严禁各学校招收已被其他学校网上录取的考生。



记者提问

为全力护航中考顺利进行,保障新中考平稳落地,请问今年对招生纪律有什么要求呢?

随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宝岑


答:(一)规范招生宣传。严格执行中考招生纪律,严格遵守教育部“十项严禁”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考招生行为的通知》,严禁各高中阶段学校到初中学校、学生家中进行招生宣传;严禁利用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宣传;严禁学校预估中考录取分数线,诱导、误导学生填报志愿。


(二)规范招生行为。所有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学生志愿办理录取手续,任何学校不得录取未在网上填报该校志愿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严禁各学校招收已被网上其他学校录取的考生。所有已被录取考生不得退档。


(三)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加强招生录取和学籍管理,推进阳光招生,严禁违规招收借读生,严禁为不在本校就读的学生空挂学籍,严禁公办学校违规招收复读生。对外市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不予注册学籍。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严肃违反中考招生纪律规定的学校和相关责任人“零容忍”,对民办学校视其违规情节将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年检定为不合格、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