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随州>品质随州
大洪山全域推行垃圾分类治理
  • 发布时间:2020-06-18 09:4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涂小丽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近日,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在前期开展垃圾分类暨无公害治理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将“住户分类、村级主导、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经验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普及,深化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品质景区。
  据了解,为推进全域垃圾分类治理,自今年4月份来,大洪山以熊氏祠村和珍珠泉村为试点,推行垃圾分类治理工作。通过布置宣传专栏、设置展示架、悬挂横幅标语、发宣传单、开展有奖问答现场活动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人员每天早晚两次,通过“摇铃、上门、分类、投放”的工作模式,引导村民将垃圾进行“源头分类”,做到了“沿路不见通、垃圾不落地”。为提高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景区还设置垃圾分类超市,开展有害垃圾兑换礼品活动。截至目前,共回收农药瓶、农药袋、废电池、废灯泡等有害垃圾6284件,兑换发放洗衣粉、香皂等400余件,使垃圾分类理念在试点村内深入人心,实现了无桶、无箱、无池、无袋、无零散白色垃圾的“五无”目标。
  景区与湖北美龙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深化合作,在前期推行集镇环卫外包的基础上,将全区9个村的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行整体外包。5月下旬,经提档升级的大洪山垃圾中转站正式启用。该垃圾中转站投资200余万元,日压缩转运生活垃圾能力从原30t/d提升为100t/d,今后,大洪山城乡全域生活垃圾将汇集于此,经分类压缩或收集后,再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景区党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以垃圾分类治理为抓手,持续统筹推进城乡环境治理、爱国卫生运动、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努力打造生态优良、环境秀美、宜居宜游的特色景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