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居民幸福感 ——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小记
  • 发布时间:2024-10-25 09:2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这是继棚户区改造之后又一保障性安居工程,标志着城市发展从“大拆大建”过渡到“有机更新”阶段。如何将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做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聚焦“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目标,着力补齐服务居民的短板、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宜居感倍增。
   下“绣花”功夫
   回应群众新期盼
  曾都区东城街道八角楼社区一米厂南院小区建于1999年,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随着时间流逝,小区设施老化、环境破旧,居民对环境改造的需求日益强烈。2022年,该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小区居民欢呼雀跃。然而,小区内长期存在的多处附属房成为施工方进场开工建设的阻碍,改造迟迟未能进行,成为困扰小区居民的“心病”。
  曾都区城管执法局为此多次组织八角楼社区、小区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倾听有关居民诉求,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同时,积极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去函,请求核查认定。在城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社区的共同努力下,确认一米厂南院小区12间附属房为违法建设,最终得以全部拆除。目前,一米厂南院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全面启动。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有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多倾听群众诉求,正视居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树“工匠”精神
   内外兼修提气质
  位于曾都区北郊街道黄龙社区的财苑小区,原先小区内道路破损,停车位缺失,活动场地受限,夜晚公共区域一片漆黑。如今,改造后的小区,行不积水、车位规整、植被繁盛、夜有明灯,实现了旧改“焕新”、“颜值”升级。
  2022年,财苑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时,市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街道、社区充分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动员小区居民全程参与、全面参与。按照兜住基础、扩大完善和做优提升的思路,坚持“硬设施+软环境”一体化推进,不仅通过改造地下污水管网、改建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增设照明、安防等进行“焕新”,还补齐了基础设施,完善适老、适幼、便民、智慧化等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据了解,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秉承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高标准提升要求,聚焦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既对小区的雨污管网、排水、道路、停车位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又提升小区绿化、照明等设施条件,同时增设适老、无障碍、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共绘老旧小区“新画卷”。
   磨“穿石”本领
   共治共享促长效
  金秋十月,走进曾都区北郊街道楚风小区看到:老有所养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幼有所育的幼儿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休闲文化广场,亲近自然的口袋公园,宽阔平整的篮球场…… 一应设施齐全完备,居民脸上笑意盈盈。
  改造后的楚风小区提档升级了,但后续如何管理,如何让它迸发出新活力,如何破解长效管理难题?楚风小区引入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由物管企业开展全面、专业的管理,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积极作用,根据需要及时召开小区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会议,共商小区治理,群策群力,为居民打造幸福、祥和的家园。社区根据红色驿站创建要求,结合“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目标,打造红色驿站“楚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积极参与“红色驿站”,形成“党政+社区+企业+居民”共同缔造创新模式;引入第三方公益性组织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文化活动,为居民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一项项惠民服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有关负责人认为,三分建、七分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应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完善老旧小区治理良性循环机制,将群众工作贯穿于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坚持改造与管理同步实施,通过引入正规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与物业服务管理融合共进,健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