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改出”居民幸福感 ——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小记
  • 发布时间:2024-10-25 09:2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政策,这是继棚户区改造之后又一保障性安居工程,标志着城市发展从“大拆大建”过渡到“有机更新”阶段。如何将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惠民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做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聚焦“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目标,着力补齐服务居民的短板、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宜居感倍增。
   下“绣花”功夫
   回应群众新期盼
  曾都区东城街道八角楼社区一米厂南院小区建于1999年,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随着时间流逝,小区设施老化、环境破旧,居民对环境改造的需求日益强烈。2022年,该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畴,小区居民欢呼雀跃。然而,小区内长期存在的多处附属房成为施工方进场开工建设的阻碍,改造迟迟未能进行,成为困扰小区居民的“心病”。
  曾都区城管执法局为此多次组织八角楼社区、小区居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倾听有关居民诉求,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同时,积极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去函,请求核查认定。在城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社区的共同努力下,确认一米厂南院小区12间附属房为违法建设,最终得以全部拆除。目前,一米厂南院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全面启动。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有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多倾听群众诉求,正视居民群众真正的需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树“工匠”精神
   内外兼修提气质
  位于曾都区北郊街道黄龙社区的财苑小区,原先小区内道路破损,停车位缺失,活动场地受限,夜晚公共区域一片漆黑。如今,改造后的小区,行不积水、车位规整、植被繁盛、夜有明灯,实现了旧改“焕新”、“颜值”升级。
  2022年,财苑小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时,市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街道、社区充分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动员小区居民全程参与、全面参与。按照兜住基础、扩大完善和做优提升的思路,坚持“硬设施+软环境”一体化推进,不仅通过改造地下污水管网、改建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增设照明、安防等进行“焕新”,还补齐了基础设施,完善适老、适幼、便民、智慧化等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据了解,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秉承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高标准提升要求,聚焦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既对小区的雨污管网、排水、道路、停车位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又提升小区绿化、照明等设施条件,同时增设适老、无障碍、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以点带线、以线扩面,全方位、立体化、深层次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共绘老旧小区“新画卷”。
   磨“穿石”本领
   共治共享促长效
  金秋十月,走进曾都区北郊街道楚风小区看到:老有所养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幼有所育的幼儿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休闲文化广场,亲近自然的口袋公园,宽阔平整的篮球场…… 一应设施齐全完备,居民脸上笑意盈盈。
  改造后的楚风小区提档升级了,但后续如何管理,如何让它迸发出新活力,如何破解长效管理难题?楚风小区引入专业的物业服务企业,由物管企业开展全面、专业的管理,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积极作用,根据需要及时召开小区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会议,共商小区治理,群策群力,为居民打造幸福、祥和的家园。社区根据红色驿站创建要求,结合“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目标,打造红色驿站“楚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吸引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积极参与“红色驿站”,形成“党政+社区+企业+居民”共同缔造创新模式;引入第三方公益性组织不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文化活动,为居民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一项项惠民服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有关负责人认为,三分建、七分管,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应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完善老旧小区治理良性循环机制,将群众工作贯穿于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坚持改造与管理同步实施,通过引入正规物业服务企业以及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机制,推动社区治理与物业服务管理融合共进,健全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