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城市焕新提质 幸福生活升温 —— 我市推进住房和城市更新工作侧记
  • 发布时间:2024-10-08 11:0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改造后的文峰街

改造后的护城河

“红色驿站”便民点

新增停车位

第四代住宅

改造后的背街小巷

小区加装电梯


氵厥水河西堤市政道路建设前后对比


老旧小区改造前后对比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张清 通讯员 李端琪 李乐乐
  一个个重点项目,完善城市服务配套,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一个个老旧小区,通过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群众生活的温馨家园;一处处管网基础设施,为城市建设发展“强筋壮骨”,让城市更加安全更有韧性……
  城市焕新,幸福升级。近年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紧紧围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全力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管网改造更新、就地城镇化、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取得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花园城市建设蹄疾步稳
  9月中旬,在随州城区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项目现场看到,牌坊、汉东楼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已经完成,项目一期建设进入尾声,正为开街开放做最后的准备。
  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随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结合随州传统古民居特点,通过复原古随州生活场景,呈现随州历史人文风貌,使之成为“老随州的回忆地、新随州的会客厅”。
  我市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城市片区整体改造相结合,统筹推进,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花园城市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一体推进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草店子棚改安置房暨草店子城市综合体、西护城河改造等项目建设,重塑古城随州记忆,打造城市亮点区块。
  以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认真组织开展城市体检,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等工作,推动城市焕新、幸福升级。
  抢抓政策机遇,狠抓项目谋划储备。今年,该局抢抓万亿国债项目窗口期,结合城市补短板、提品质、优环境发展需求,组织各相关部门深入谋划储备了一批“利当前、增后劲、管长远”的城市更新重大项目,共包括城市道路提档升级、城市安全、城中村改造等9大类95项,项目总资金达46.9亿元,为未来随州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项目落实落地落细。该局充分发挥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督办作用,聚焦花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加强工作调度和督办通报,全力推进 2024年全市计划实施的 98个总投资178.25亿元的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开工69项,开工率70.4%,完成投资62.01亿元,占省定目标的81.59%,进度居全省前列。
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
  飞线入地、管网更新、墙体装修、停车位规划有序、公共绿地整洁美观……近日,在曾都区西城街道通津桥社区供销小区看到,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供销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有3栋居民楼54户居民。随着时间推移,风雨剥蚀,小区面貌老旧,原有市政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旧小区,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市区两级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下,供销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通过改造,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新”家园展现在小区住户面前。
  老旧小区改造事关群众的生活品质,是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市从2019年启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其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予以督办推进。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会同各县市区住建部门,对全市住宅小区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编制了《随州市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共同缔造,凸显‘味道’(城市味、历史味、文化味);整治为主,注重提升;统筹兼顾,注重长效”的原则,通过“整体改造提升+片区规划引导+点式改造设计方案”模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同时,将老旧小区改造与畅通城区道路微循环、改造雨污分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增强公益服务设施功能等紧密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九大片小区红线外配套微循环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项目(简称“九大片区改造”)。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约10.2亿元,改造老旧小区721个,面积862.49万平方米,惠及群众8.2万户。其中,中心城区596个,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覆盖率达到94%,基本实现了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应改尽改。
  “九大片区改造”完成微循环道路改造74条,社区服务中心(红色驿站)16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5处、充电桩59个、充电枪113把,改造配套停车场543个,打造了文峰里、西护城河、花溪河等一批融合了随州历史文化元素的亮点工程。
  文峰街特色商业街区改造项目位于曾都区文峰塔社区,多年来,片区飞速发展,人口聚集、街巷商铺林立,但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建筑外立面破旧,停车位等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
  2022年,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依托老城区九大片区改造项目,启动了随州市文峰街特色商业街区改造项目建设,通过微循环道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筑外立面修缮,全面提升文峰街历史文化韵味、展现浓厚的商业氛围。去年底,文峰塔广场及文峰街特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完工举行亮灯活动。
守牢城市安全“生命线”
  下发通知,检查管线,更换关键部件……连日来,在随州高新区多个居民小区看到,燃气公司正在组织对小区天然气管道进行维护检查,确保燃气使用安全。
  燃气管网、给排水管网等是维系城市正常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市区一体、片区化、系统化”,统筹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地下管网更新改造193.06公里,其中,燃气管网156.36公里、供水管网25公里、排水管网11.7公里,有力强化了城市服务保证能力。
  今年,该局根据全省统一要求组织燃气安全大排查,按照“企业排查、三方复核、专班抽查、压茬推进”原则,抽调专业力量组成4个工作组,进驻各地、各企业,开展点对点指导、全面起底排查,共排查管网3475.1公里,目前已改造完成“问题管网”144.36公里。加大燃气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关停不达标液化气站12家、整合液化气站4家,有力地形成震慑。
  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中心城区燃气管道进行安全评估,编制《随州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总投资5.32亿元,争取国家资金2.36亿元,推进670个小区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项目。目前已全部开工,更新管网484.71公里,29万余户完成了“三件套”安装。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极值思维打好城市防汛主动仗。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举行随州城区防汛应急演练,提升城市防汛应急处置能力。持续推进内涝治理项目,6处市级排涝泵站加快推进,投资3.68亿元的15个防洪排涝国债项目全部开工,清理疏通排水管网65公里,整治易涝点3处。加强市政道路、桥梁等市政公用设施安全巡检维护,更换新型宽边防沉降井盖2500余套。
  数字赋能,让监管更加高效便捷。该局加快推进行业智慧化、数字化应用,启动全省揭榜挂帅项目地下基础设施管理平台、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建成数字化监管平台,现已整合“智慧工地”“智慧燃气”“智慧排水”“数字住房”“房源超市”等应用系统,对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强化城市信息模型(CIM)应用,汇聚省市50余个业务系统数据,涵盖行业全流程管理和审批服务事项。优化升级“互联网+数字住房”平台功能,推进全市房屋买卖合同电子签约全覆盖,极大提高办事服务效率。加快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数字赋能,在供水、供气、排水、桥梁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管网关键节点增加物联感知设备和检测远传装置,对城市供水、排水、燃气、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预警、精准溯源、协同处置,及时发现和管控潜在的风险隐患,实现动态清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设施运行一张图、安全监测一张网、应急管理一盘棋”工作目标,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加快中心城区地下管网一次管网专项普查、一次科技赋码、一次运用建模、一次建设开挖、一次治理到位“五个一”工程,推进与省信息化监管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近年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组织申报的城市供水、排水防涝地下管网改造和城市燃气物联感知设备更新改造等项目获批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5.4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市本级3.5亿元,曾都区0.5亿元,广水市1.4亿元,目前正按照省住建厅要求打造全省示范、亮点。
稳步推进就地城镇化
  “小区环境、户型、位置都很好,教育、医疗等配套丰富,还可以使用‘购房激励凭证’,价格更加亲民。”说起近两年推出的“购房激励凭证”政策,市民王先生赞不绝口。日前,他和家人陆续跑了4家楼盘,最终用手中的“购房激励凭证”购置了一套120余平方米的商品房。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双集中”发展和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部署要求,把推进就地城镇化工作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结合,细化措施、系统推进,加快推动县城人口集中、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工具箱”,结合随州实际起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细则》,进一步明确优化出让地块规划条件、加大品质住房供给等12个方面硬措施,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搭建“政银企”融资平台。印发《关于建立随州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建立融资“白名单”,合理满足开发企业融资贷款需求。今年上半年完成融资需求项目9个,授信3.87亿元,发放贷款1.9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不断扩大政策覆盖面。扩大政策宣传范围,通过发放宣传单,开展政策宣讲培训、房交会、“迎春安居嘉年华”“招商联谊”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就地城镇化政策,全面提高社会知晓率。优化政策范围,全市可享受激励政策居民达90%以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资格认定33995人,销售房屋6337套、81.9万平方米,累计使用激励凭证4242张。在政策激励带动下,全市土地市场打破沉寂,中心城区(含曾都区和高新区)已挂牌出让土地3宗,面积225亩;随县挂牌土地1宗;广水市计划挂牌土地1宗。部分企业有新拿地意愿。
  近两年来,该局还抢抓“三大工程”机遇,将就地城镇化政策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有机融合,积极推进青年社区建设,提升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公租房等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保障体系。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局长熊忠海表示,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将坚持城市体检先行,坚持问题导向,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抢抓政策机遇,继续谋划推进实施一批投资大、管长远、惠及面广的城市更新项目,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更好满足人们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