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索引号
011056632/2019-94074
主题分类
电子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日期
2019-05-10
发文字号
随政发〔2019〕6号
效力状态
有效
编辑
admin
审核
罗皓月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随州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 

  《随州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5月9日

   

   

随州市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建设品质随州,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8〕28号)、《湖北省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鄂政发〔2018〕29号)和《湖北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鄂政办发〔2019〕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重点,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创新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完善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实现深度对接。建立政务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交换,线上事项“一网通办”、线下事项在综合性实体大厅“应进必进”,提升政务服务整体效能。

  三、工作任务

  (一)加快网络设施升级改造

  改造升级电子政务外网,增强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提高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各地、各部门、各便民服务场所全部接通电子政务外网,实现政务外网覆盖到全市各单位,包含各基层单位,覆盖率达到100%。政务外网要延伸到工作人员桌面端,人员注册率达到60%以上。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必须通过政务外网实现数据传递,应用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完成时限:2019年5月底。)

  (二)推进审批事项标准化

  结合全市机构改革,进一步梳理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考核通报,不断提高服务指南和审查细则精细化程度。以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录入发布的事项为基础,对许可类、确认类、给付类、裁决类、奖励类、其他类和公共服务类等七大类型事项进行补充完善,实现一张清单告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

  加快市级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与湖北省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实现统一访问入口、统一政务事项、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共享平台、统一网络支撑。各地各部门统一使用湖北政务服务网及“鄂汇办”提供政务服务,关停各自设立的网上办事窗口,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五级联通”。(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完成时限:2019年6月底。)

  (四)推进市级政务云平台建设

  按照全省统一政务云平台技术框架,建设完善市级政务云平台。加快推进已建、在建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向政务云平台迁移和接入,实现计算、存储、容灾备份、服务支撑、安全保障等共性基础资源的集约共享。谋划建设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和共享材料等六大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各类主题库。(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中标单位等;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五)推进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

  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按照“一数一源、多源核验”的原则,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按照“谁提供、谁负责”原则,梳理完成共享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依托共享平台开展数据共享交换,并做好与省级平台对接。(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中标单位等;完成时限:2019年6月底。)

  (六)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

  实行办事要件和流程标准化。推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提高网上可办率和全程网办率,推动重点高频事项网办快办,梳理优化业务量大、受众面广、民生关注的高频事项,形成“最多跑一次”清单,并汇聚到政务服务平台和“鄂汇办”,实现“最多跑一次”。到2019年6月底,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70%以上,到2019年底,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70%以上,市、县两级200个以上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中标单位;完成时限:2019年底。)

  (七)落实“只进一扇门”

  完善市级、县级、镇级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服务模式,推进部门窗口服务与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提升实体大厅“一站式”功能,确保企业和群众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只进一扇门”。除因安全等特殊原因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现“应进必进”,“一窗”分类受理事项达到80%以上。(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完成时限:2019年底。)

  (八)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服务

  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的基础作用,加快功能升级,推进与政务服务平台深度融合,实时同源发布网上申报、预约叫号、事项受理、审批(审查)结果、服务评价等信息。整合业务系统,统筹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标准,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合一通办的政务服务模式,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体系基本形成。(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中标单位;完成时限:2019年底。)

  (九)推进“一次办好”向基层延伸

  进一步提升乡镇和街道党政综合服务能力,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室)建设,推进自助服务设施设备向基层延伸覆盖,实行“就近办”“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推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与政务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提升基层“一站式”服务能力。探索成立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管理机构,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管理。(牵头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和管委会;完成时限:2019年底。)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加强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确保“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深入有序推进。

  (二)加强协同联动。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成立市工作推进专班(专班人员为各相关单位业务骨干),定期集中,交流互动,形成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初步建议并具体落实。各地要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主动与市级部门对接,市县统筹、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督查考核。市政府督查室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督查工作重点;市工作推进专班负责对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查。完善考核机制,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列入对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年终综合考评。

  (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运用多种舆论工具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群众满意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要加大对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的总结宣传,促进相互学习、借鉴提高,推动形成上下一心、互促互动、共同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