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环保局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发布日期:2019-03-05
  • 信息来源:市环保局
  • 编辑:市环保局
  • 审核:黄振忠

  2018年,我局按照市政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创新信息公开形式,较好地完成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一、全年信息公开的基本情况
  2018年,全市环保系统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务信息1971条,回应政务舆情6次,政府网站在线访谈1次,微信微博以及其他方式回应事件4600余次。其中利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环保网、政务信息报送平台、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等,发布项目审批、制度文件、工作动态、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等各类环境信息2000余条(包括不同渠道、平台公开相同信息次数),利用新闻媒体发布环保公告、重污染天气预警、工作动态等稿件170篇。全年共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6件。(具体情况详见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二、2018年信息公开的主要工作
  (一)坚持和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局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全局信息公开工作的协调、督办与实施,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按职责分工,各自做好政务信息的发布,基本形成了有领导分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网络。落实政务信息报送和督办通报制度。各单位、各科室根据工作职能和业务范围,对照《随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务信息报送和宣传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年初下达的任务统筹做好公开工作。通过每季度信息报送和信息采用情况通报反馈,督促各地、各单位政务信息工作常抓不懈,确保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档。
  (二)对照公开要点,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1、充实公开内容,突出公开重点。在公开主要职能、机构设置、工作动态、工作计划、总结等规定内容的基础上,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公开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点,突出加大对环评审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执法、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如重污染天气预警等)、企业事业单位环境状况等重点领域信息的公开力度。2018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局之年,我市组织开展生态环保九大攻坚行动,全年共接受10批次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专项督察),针对18年的环保工作实际,及时通过随州日报、随州电视台报道各批次督察工作进展,随州环保微信、微博及时跟进发布信息,便于公众获得更直观的环保信息。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期间,在市级媒体共刊登和播出相关新闻信息和典型案例共计430余条,在随州电视台每天5个新闻播报时段滚动播出中央“回头看”督察组进驻信息、值班电话和举报信箱等。
  2、严格公开时间。以信息发布迅速及时为原则,针对公开内容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基本达到在15个工作日内公开的要求。全年未发生因依申请公开内容、时限不满意发生投诉等情况发生。
  3、丰富公开形式。在利用传统的形式在政府网站、随州电视台、随州日报、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公开栏等媒介和平台上等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基础上,利用“6.5”世界环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时机,发放宣传手册,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社会宣传。
  (三)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信息公开效能
  1、优化信息公开平台。根据省、市两级关于政府部门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规范网站管理,强化网站功能,我局投资4.4万元新建网站(在建待上线),并将其纳入为市政府门户网站子网站(网页)。 
  2、聘请技术指导。我局从市政府指定供应商中精心挑选了一家电脑公司作为技术顾问,与其签订运维合同,协助指导我局技术人员解决在网络建设、软硬件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全市环保系统信息化网络的正常运转。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步改进措施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门户网站目前暂未上线运行,信息公开工作主要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务信息报送平台、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平台以及报纸、电视台、微信、微博等平台,平台分散,各个平台偏重于某些方面的信息公开,影响公众查询。二是公开信息质量、数量、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内部机构人员数量少、业务工作量大,信息发布工作基本上是兼职,对信息质量、数量、时效性方面,与要求的还有差距。
  改进的措施:一是加快环保网站建设和数据迁移,及早试运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力争尽快上线运行。二是及时更新充实环境信息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加强对公众关注度高的政府环境信息梳理与公开。三是加强系统内专(兼)职人员环境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培训。组织学习各级关于环境信息公开文件规定,组织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平台运用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环境信息公开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