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发布日期:2018-03-01
  •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 编辑:随州市政府办公室
  • 审核:系统管理员

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随州市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由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综合辖区内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而成。包括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投诉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内容。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1711日起,至201712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本可在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www.suizhou.gov.cn)获取。

  一、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落实情况

  2017年,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条例》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鄂政办发〔201737号)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大主动公开力度,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增强公开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随州实际情况,我市印发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随政办函〔2017〕29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2017年度全省市(州)政务公开考评标准工作任务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17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自查自评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明确了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和目标,强化了相关单位职责,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体系。

  (二)完善公开平台。充分发挥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深入开展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网站栏目和信息,完善新闻发布会专栏、手机WAP以及市政府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努力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积极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淘汰落后网站和“僵尸”网站,整合全市信息公开资源;同时,按照《湖北省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2017年本)》的要求,以基本目录为核心,结合辖区内各地各部门工作实际,依托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平台,推进全市各地各部门畅通政务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意见箱等栏目渠道,进一步增强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关切的功能。

  (三)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开。通过随州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站发布随州市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收费目录清单;通过随州日报、市政府门户网站对最新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进行解读、宣传,让更多市场主体知晓政策、享受实惠。

  2.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建设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动项目建设的批准、实施、推进、成效等方面的信息公开,2017年对市本级投资项目立项、核准、备案等128项批复信息及时在网上进行了公开,共发布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动态信息100余条。

  3.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信息公开。网站、报纸、电视等加大对我市PPP项目信息的公开力度,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通过网站公开发布PPP项目招标信息,2017年我市共实现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落地9个。同时,按照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信息公开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对市本级纳入财政部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管理的4个项目(其中已落地项目2个),各阶段信息资料已按规定在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官方网站公开。

    4.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公布《随州市市级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目录(2016版)》,再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28项(其中,取消6项、下放9项、新增13项),保留236项;动态清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92项;及时调整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由10个减至8个,收费项目从21项减至14项,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从19项减至现在的8项。

 

  5.推进国资国企信息公开。市国资委通过政府网站、工作简报、媒体报刊等,发布我市国有产权交易、增资扩股项目等方面信息,督促国有企业公开公司治理及管理架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等信息。2017年在武汉光谷联交所网站和随州日报公示34宗国有产权交易信息;在市国资委网站公布企业负责人薪酬相关方案信息2条。

  6.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息公开。2017年,市农业局认真宣传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通过12316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热线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三农”信息服务1203次;全市发放致农民朋友一封信50多万份,开展培训工作50多场次、15000多人次,推动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支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印发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知识50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操作手册》共5000余本,供全市各地干部、农村工作者参考学习。市粮食局突出抓好粮食惠民政策宣传,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张榜上墙等便于群众知晓的方式,及时发布粮食市场价格信息,随时更新公示情况,让群众及早掌握收购信息。

  7.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信息公开。组织督促各单位、部门在《预算法》规定时间内,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专题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及“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7年,对市政府门户网站预决算公开网页进行改版升级,市直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整合到统一的专用版面,预决算信息查询更加直观、快捷。 

 

  8.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工作。组织全市42家具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职能的单位,按照“7日双公示”要求,2017年在信用随州网站公示行政许可信息17059条、行政处罚信息154条、信用红榜信息324条、信用黑榜信息59条、社会信用代码信息322921条。一年来,编制了我市50个业务部门的行业信用信息目录3707项、区域篇信用信息目录115项,并在信用湖北网站上及时公布。

  9.推进消费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信息公开。2017年,市质监局积极创新举措,通过局长接线日、电视台在线访谈栏目、召开全市首次信用体系建设与质量技术监督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注的质量监管政策法规等相关信息。市工商局及时公开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实行“阳光办照”,在市工商局网站设置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本信息网上公开查询;主动公开消费投诉信息,实行“阳光维权”,针对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发布消费警示信息、12315数据分析报告;针对突发性、群体性、跨区域消费纠纷,及时发布消费预警信息;及时发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公告,公布不合格商品及主要指标,提示消费者安全、科学消费。市物价局通过随州电视台、随州日报、编钟之声、云上随州等多种媒体平台及时主动公开价格监测等信息。

  10.推进脱贫扶贫和社会救助信息公开。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精准扶贫”政务专题,2017年共公开扶贫政策、帮扶措施、扶贫成效、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等精准扶贫信息212条。市民政局在网站开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救灾救济”等专题服务窗口,及时对政策法规、工作动态、救助公示等信息进行公开。

  11.推进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市环保局坚持将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事项作为信息公开的重点,努力加大对环境审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执法、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企事业单位环境状况等重点领域信息的公开力度。2017年,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发布各类环境信息1701条。同时,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通过开展企业环保开放日、6.5世界环保宣传日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管理,要求所有工业企业将企业的概况、联系方法、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主要排污生产工艺、污染防治设施、获得的环境保护荣誉、企业通过的环保认证、污染治理计划等事项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12.推进教育卫生领域信息公开。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教育服务”专题板块,内设“教育资讯”“学校信息”“学区划分”“教育资助”“查询服务”“高校招生”等多个板块,对新出台的政策、群众关注的教育服务类信息进行及时全面公开,方便群众掌握和查询。市教育局在网站开设“在线服务”板块,提供了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资格查询、学籍查询、学士学位查询、中高考报名等10项重要信息查询平台。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医疗卫生”专题板块,设“医疗资讯”“就医服务”“健康服务”“疾病预防”等多个栏目,及时发布各类卫生计生信息。

 

  13.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息公开。将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点领域信息进行公开,通过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题、发行《食药安全行周刊》、电视等多种渠道,定期公布食品药品监管信息。

    14.推进房地产市场信息公开。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住房服务”专题,涉及住房公积金服务、住房保障、商品房买卖等多个方面,及时公开公积金服务、商品房预售许可、商品房交易、公租房公示等重要信息,同时利用湖北省建设信息网和市住建委网站、随州日报等新闻媒体及时将棚改措施、危房改造措施、黑臭水体治理措施、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等向社会公开,方便群众查阅和了解。

 

  15.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公开。积极推进安全监管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网站专栏、电台访谈等多种途径,发布各类安全生产工作信息,涉及全市安全生产政策和发展规划、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及形势分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安全教育培训、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等方面。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按《条例》要求,积极主动通过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各级各部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随州日报、市档案馆、市图书馆等公开政府信息,2017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1144条,其中,市本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1248条,县市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9896条。


 

  (一)随州市政府门户网站。2017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771条。

  (二)政务微博。2017年,各类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3723条。

  (三)政务微信。2017年,各类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6042条。

  (四)公共查阅场所。我市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均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

  (五)其他渠道。通过印制便民手册、宣传材料等纸质材料进行免费发放;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微博、微信以及各级各部门门户网站等向市民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的信息发布和宣传。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7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31件,其中当面申请42件,传真申请2件,网络申请60件,信函申请27件。所有依申请公开均办结。

  2015年、2016年、2017年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受理数量对比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投诉的情况

  2017年,全市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起的行政复议6件,行政诉讼2件,举报投诉53件,均办结答复。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过去一年,我市认真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条例》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有待建立完善,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量薄弱。二是依申请公开工作质量有待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对依申请公开工作认识不够、理解不深的问题。三是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仍需深化。全市重点领域政府信息虽已按要求主动公开,但公开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公开内容及质量与广大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四是新媒体平台应用有待进一步强化,但公众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8年,在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我市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从上到下明确专门机构,明确专职工作人员,推动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建立各负其责、运转协调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二)提升工作队伍素质。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依申请公开的办理工作,努力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进一步增强各地各部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扭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动局面,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三)加大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力度。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监管,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倒逼各地各部门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四)重拳出击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推进行政权力清单、财政资金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信息、重大建设项目信息、公共服务信息、国有企业信息、环境保护信息、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信息等重点信息公开工作。

  (五)拓宽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渠道,在做好政府门户网站内容保障、加强网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客户端、政务公开专栏进村进社区等,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信息公开工作,切实解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82月2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