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广水市人民政府2016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2017-02-20
  • 信息来源:广水市人民政府
  • 编辑:许静
  • 审核:系统管理员

  2016年,我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施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鄂政办发〔2016〕44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有利监督”为原则,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建设阳光型政府”为目标,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全市全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下数据由市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根据网站统计功能自动统计报送而来)10514条, 其中部门发布信息5378条,镇、街道办事处发布信息2267条,重要新闻信息2687条,发布各类政策文件96个(其中制发规范性文件 10个),公告信息86条。制作编辑并网上发布视频信息350期,开设专题栏目15个。政务微博328条,政务微信104条。网上调查6条,意见征集6条。依法处置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 16件,行政诉讼案件23件,全年未出现涉及依申请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现将我市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工作力量。

  2016年初,在我市召开的市长办公会议上,市政府办公室就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做了专题汇报,市政府领导对做好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机制、体制、人员、经费、考核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为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促进信息公开平台的规范化建设,理顺体制,决定成立了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明确了职能,增加了人员编制,同意通过公开招聘为市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引进部分技术人才,增拨财政建设经费。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正常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了正常的体制和机制。

  二、 强化了平台建设,促进了规范化建设。
  1、高规格建设网站硬件、软件平台。 2016年以前,我市政府门户网站主要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对网站硬件、软件、版面、栏目进行设计和管理,虽节约了一定的财政经费,但由于自身技术力量有限,网站建设水平离上级和群众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从2016年初开始,我市便着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全面的规范化建设,2016年共投资100万元对网站的硬件、软件、版面、运维等项目进行重构。督促市网络信息管理中心严格按政府采购程序对网站硬软件采购、改版工作进行了招标,并及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目前网站硬件、软件平台运行良好。
  2、精心策划改版工作。为做好网站改版工作,我市召集了有关工作人员,针对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网站建设和信息公开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及要求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学习,并到我市一些重要部门开展改版工作调查研究,了解部门业务需求,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相互协调,并通过网络积极征求广大市民意见。期间我市还邀请有关网站建设的技术专家,对网站建设和改版工作进行充分探讨,最后形成了两种改版方案,经市有关领导研究,最终确定了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改版方案。网站改版后主要有走进广水、新闻中心、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互动交流、专题专栏、站群导航等主要版块,突出发布新闻、公开信息、网上便民服务、公众互动交流等主要功能。改版后网站已焕然一新,版块设计合理,页面简洁,颜色清新,信息集中,查询便捷,受到大部分网民认可。
    3、严格信息公开目录设置。为促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化,我市严格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目录(2016年)的要求进行了全目录设置,目录建设严格、规范,以促进各单位按目录要求进行信息公开,防止公开信息时出现随意性。

  三、 强化了政务工作要点的落实,全面推进信息公开。
  1、积极引导,全面部署。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鄂政办发〔2016〕44号)精神,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印发了2016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进行了明确。年中对各单位开展的情况进行了督查。为全面推进我市信息公开工作,我市还多次召开了全市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广政办函[2016]35号),对做好全市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统一要求和安排部署。对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全年共培训120人次。

  2、认真落实政务工作要点。2016年,我市在网站改版后重新设置了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并按要求公开了全市权力和责任清单,之前行政权力和行政服务事项清单还汇编成文册印发至各单位。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在决策前及时向社会公开了相关信息,并认真开展听证活动,邀请利益相关方参加政府有关会议,如空调公交汽车价格调整听证、居民生活用气阶梯定价听证、马坪和李店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定价听证等等,积极听取群众意见,获得认同后形成决策。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粮食直补、移民扶持基金补贴标准、扶贫资金等各类资金情况,食品药品监管及处罚信息,环境监管、空气和水质量信息,价格收费、生活品价格监测及防汛期间价格监管情况,重大项目开工情况,应急预警、预案、突发应对信息(如广水市4.22安全事故应对情况),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方案、配租摇号中签信息,公共资源配置中的招标采购信息等情况都进行了公开。政策解读工作积极推进,2016年市级规范性文件按要求进行了解读,解读材料和方案进行了同时报批。我市各单位除主要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公开信息外,还通过电视台、电台、公示栏、电子公告牌等多种形式发布解读有关信息。开设了市长信箱、网上调查、意见征集、微博、微信等互动回应专栏,办理机制明确。同时我市还加强了网络和社会舆情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处置,如网民在人民网上的投诉、退役老兵拟集中上访、随州市迎宾花园小区广水业主稳控工作、随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舆情应对等。政务服务系统进行了升级,行政审批延伸至镇、村,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办大事不出镇。全市镇、办事处已将10个大类共98项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了大厅办理。

    四、强化了日常工作监督与协调,促进信息公开常态化。

为促进各单位及时公开信息,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我市加强了督查机制建设。一方面将信息公开各项任务明确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另一方面明确市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各工作人员日常督查责任单位,要求每两周进行了一次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所在单位工作人员联系并责令整改,对公开工作中的部分难点问题进行协调,对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通报。通过督查工作的持续开展,促使了我市信息公开工作进入常态化。

    五、强化了责任,加强了考核工作。
  2016年,为强化责任,我市下发了相关文件,对各单位责任人员和重点信息公开责任单位进行了明确,并在政府门户网上进行了公开发布。制发了我市2016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考核办法,年底对各位进行了认真考核,并印发考核情况通报,考核结果已纳入各单位年度责任目标综合考核内容,对考核结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下一步的主要工作要求。

  2016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在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但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全面。部分单位未按省政府办公厅规定目录公开信息,2015年、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分别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基本目录,市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在2016年政府网站改版时已按省要求进行了全目录设置,我市要求各单位按目录发布信息,确保信息公开全面,应公开的信息尽公开,但一些单位未按规定的目录发布信息,部分目录未发布信息,已发布的信息内容有的与栏目不符,存在信息未按目录分类现象。
  一些单位公开的信息多为日常性工作动态,公众重点关注的权力运行、财政资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方面的信息公开仍然不足。部分单位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未严格落实到位。
  二是少数单位政府信息公开量少、信息公开不及时。少数单位责任心不强,未把政府信息公开列入单位日常工作,信息更新量较少。有的单位要么长期不公开政府信息,要么一次性发布大量信息,存在明显的突击行为,信息公开不及时现象突出。
  三是部分单位内部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审核机制缺失。部分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网站和信息公开工作不过问、不审核、不督查,造成单位审核、监督机制缺失,部分具体工作人员工作难以推动,导致部分工作未得到落实。少数单位还存在信息公开基本要素不全、信息格式不规范、信息错误等突出问题。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市将切实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强化“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各单位重要议事日程,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抓紧、抓好、抓到位。
  二是以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为抓手提高信息公开量。切实加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公开与公众相关的信息,加大在行政权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信息、重大项目、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价格及收费等九大领域的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时限和程序,狠抓政务公开要点的落实。促进各单位大幅提高政府信息公开量,确保应公开尽公开。
  三是继续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进一步拓宽受理渠道,规范依申请受理程序,为申请人提供便捷的依申请公开服务,严格按照法定时限予以答复,确保依申请公开渠道畅通、受理答复规范,充分保障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利。
  四是加强政民互动回应工作。加大政策解读力度,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及时通过政府网站作出积极回应,做好政策解读发布工作;加强互动交流,通过政府网站积极开展在线访谈、意见征集、网上调查等活动,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广泛倾听公众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的批评监督,搭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直通车”。                               

2017年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