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市政务服务中心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发布日期:2017-02-09
  • 信息来源:市政务服务中心
  • 编辑:admin
  • 审核:系统管理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现将市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
  (一)公开内容。2016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在中心网上主动新增公开政府信息60300多条,内容涵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中心简介、工作职责、领导信息、内设机构)、中心动态(领导活动、中心要闻、学习培训、工作简报、光荣榜)、法律法规(国家法律、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网上办事(目录清单、在线办事、服务大厅、办事指南、网上申报)、咨询投诉(网上咨询、网上投诉、献计献策、调查监督)、绩效公布、互动交流(登录论坛、论坛用户注册、在线论坛、网站地图、办公示意图)、中心信息、项目办理状态、网上咨询状态、服务窗口、便民服务、个人办事、单位办事、友情链接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类信息。中心做到信息公开有举报电话、举报箱,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收费,展示机关示意图、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办事结果。
  (二)公开形式。市中心主要通过市政府门户及中心网站http:// suizhou.gov.cn和xzfwzx.gov.cn公开政务动态、办结项目公示等信息。电子政务大厅全面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和社会服务事项信息,包括行政审批事项的设定依据、办事程序、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投诉联系等方面的信息,同时通过led屏、触摸屏、电视多种形式公开信息,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一处。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做法
  根据市政府相关要求,结合我中心实际,为确保中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和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主体。为加强对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了《随州市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随州市政务信息公开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并根据《条例》规定,进一步明确综合科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部门,理顺了责任主体和领导体制,严格“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人员抓落实”的要求,各窗口单位在工作期间随时保持在线状态,方便上网群众咨询,并派专人负责电子政务大厅维护和监管工作,保证了中心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完善制度,深化政务平台建设。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服务水平,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在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一是整合建立软硬件网络环境,完善电子政务平台服务功能。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资金建设了单位网站、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于一体的电子政务平台,并对各相关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重新梳理审核。二是强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四级服务窗口。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27个具有行政审批权力的部门窗口,承担全市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便民服务等233项政务服务事项的日常办理工作。利用电脑终端,把电子政务平台延伸至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全面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事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办理,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授权受理和上报办理,便民服务代办点实时查询和委托办理,形成了覆盖面宽、配套完善、高效运转、“四级联动”的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网络。三是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优化。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套程序运作、一个标准收费、一体化服务、一站式办结,提高了工作效率,让社会大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三)规范管理,严格保密机制。中心按照《条例》规定在利用各类公共渠道主动及时公开各类政务信息的同时,为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中心规范管理,严格保密机制,健全了保密审查和信息审核发布机制,严格按照“谁提供,谁审核,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有关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坚决防止泄密事件发生。
  (四)分类整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按《条例》规定,中心综合科认真开展了政务信息分类整理工作,对中心政务动态信息进行集中整理公开。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政务信息公布不很及时,政务信息公开的主动性和内涵深度不够,形式不够丰富,还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需求。
  (二)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利用各种场合、形式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的宣传,专门组织业务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操作水平。二是深化规范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按《条例》要求按时公开应重点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的处理流程和时效,研究不同领域的信息公开规则,使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更加规范化。三是丰富完善电子政务大厅功能。强化电子政务大厅的管理和应用,做好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