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呵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爱心厨房”项目落地随县23所乡村小学纪实
  • 发布日期:2020-12-1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2020年初冬,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组织实施的“爱加餐+爱心厨房”落地随县23所农村小学,结束了随县农村学校“土灶台”历史。
   扶贫济困洒向山乡都是爱
  随县共有81所农村小学食堂,其中有45所食堂在使用“土灶台”,既不环保,又不卫生。其余36所小学食堂使用甲醛灶,存在安全隐患。
  2020年6月,当从省教育厅后勤办获悉“爱心厨房”项目首次落户湖北时,随县立即成了立了“爱心厨房”申报领导小组,全县81所农村小学踊跃申报,教育局按照标准严格遴选了9所条件最差的小学食堂,并对9所申报“爱心厨房”项目学校相关人员进行申报业务培训,及时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报送了首批9所农村小学“爱心厨房”申报资料。与此同时,县教育局积极与供电公司对接,各镇(场)供电所给予了大力支持,安排供电专业技术人员,按“爱心厨房”所需最大电荷,将供电电缆接进学校食堂电磁灶、蒸饭柜预装位置。各学校也对学校食堂进行修葺整理,静候佳音。
  中国扶贫基金会领导被9所申报学校严谨认真的申报陈述所感动,9月15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委派2位工作人员前往随县农村小学现场审核,他们对随县申报“爱心厨房”项目的所有村小前期准备情况表示十分满意。不过,当他们来到库区学校——厉山镇封江小学,看到上百人的学校仅靠脸盆大的锅加工学生饭菜;当他们来到均川镇高庙小学,看到低矮破旧的砖瓦房和陈旧破败的土灶台……这些场景深深刺痛着他们的内心,他们及时将审核情况反馈给中国扶贫基金会,于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决定随县“爱心厨房”项目增加至23个。这一刻,随县教育人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扶弱济困、播善减贫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亲力亲为任劳任怨显担当
  11月5日,当3辆满载厨具餐具、车厢悬挂“中国扶贫基金爱心厨房设备捐赠(随县)”加长货车缓缓驶入随县“大随通物流园”的时候,23位受赠小学校长以及和他们一起来准备搬运厨具的教师激动不已,自发地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当日下午,2位师傅不顾舟车劳顿,急人之所急,饭碗一放就赶到学校安装电磁灶、蒸饭柜等厨房设备,亲力亲为,技术娴熟。不仅如此,他们还向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详细讲解安全防护知识、厨具操作要领、日常维护常识,不厌其烦,直到教会弄懂为止。
   爱心厨房筑牢安全“压舱石”
  11月初,23个均价近7万元的“爱心厨房”项目,犹如一场及时雨,从电磁灶、蒸饭柜、绞肉机、去皮机等现代化的炊事设备,到学生餐盘餐碗饭勺筷子,应有尽有,随县农村小学食堂面貌焕然一新。
  厨房设备是学校食品安全的保障基础。23个“爱心厨房”项目落地,结束了全县23所乡村小学长期使用土灶台的历史,让烧柴做饭成为他们的记忆。厨房设备现代化,23所乡村小学实现弯道超车,既安全卫生,又环保节能。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过去这些学校学生都是从家里自带碗筷到校就餐,餐具消毒很不彻底。现在这23所村小的孩子都在使用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并由学校统一消毒的餐具,舌尖上的安全有了保障。
  教育是强国之基,孩子是祖国未来,“爱心厨房”项目对乡村教育来说,就是一项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筑基工程,是一项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与幸福,成就民族未来的固本善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