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五一节假日期间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工作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3-04-29
  • 信息来源:随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 编辑:陈刚
  • 审核: 李发兵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

根据最新气象预测,五一节假日期间我市将先后受到沙尘和臭氧污染影响。29日凌晨,沙尘已经达到我市,已经出现连续数小时重度污染,预计今日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至中度污染;30日,由于沙尘回流影响,预计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5月1日,沙尘完全退散,沙尘影响结束,但我市天气为晴,温度持续攀升,且风速偏小,臭氧污染风险增加,预计空气质量为良至轻度污染;1日夜间起,我市将出现降水天气,扩散条件和湿清除条件较好,空气质量好转,预计空气质量为良。

为全力做好五一期间污染天气应对保障工作,切实降低本地污染源叠加影响,请各地各单位在五一节假日期间落实好以下管控措施:

一、做好大气污染防控值班值守。各地各部门要建立五一节假日期间值班制度,做到值班人员在岗值守、应急人员随时待命、管控人员适时巡查,保持工作力度,争优保良,降低大气污染物浓度。责任单位: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二、加强工业企业监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管委会负责对辖区涉气重点排污企业加强管控。生态环境部门加大对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检查频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执法人员加大全市所有涉VOCs排放企业现场检查频次,要求所有涉VOCs排放企业(使用高固体分、水性涂料和对喷漆废气建设吸附燃烧等高效治理设施的除外)实施错峰生产,即8时至18时停止VOCs排放工序作业(18时至次日8时生产)。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三、加强各类施工工地监管。各类建设施工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扬尘管控措施。1、每天0时至16时停止土石方、平整土地、换土、建筑拆除工程及建筑垃圾清运等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机械除外)和渣土车运输的施工作业;2、做好工地内部及门口30米范围内道路保洁工作,加大施工现场洒水降尘频次,在日常洒水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洒水频次3-4次;3、禁止露天焊接,确需焊接的必须配备并正确使用焊烟收集装置;4、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控制区管控力度,严禁在禁用区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四、加强城市面源污染管控。1、每天8时至18时停止市政道路沥青铺设、道路划线、市政栏杆及城市建筑外墙喷涂刷漆作业等;2、停止园林和绿化带植物修剪、杀虫剂喷洒作业;3、加大对餐饮单位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及运行维护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不按规范安装和使用油烟净化设施行为。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五、加强道路保洁。城管部门加密城区道路洒水保洁频次,延长作业时间,循环开展雾炮洒水作业。做好特殊天气值班人员安排,根据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调度及时开展雾炮洒水作业。重点关注:清河路、青年路、烈山大道、随小路、青年东路、白云大道、舜井大道、迎宾大道、胜利大道。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六、加强移动源管控。密切关注道路通行情况,在节假日期间针对易拥堵路段、时段,提前安排人员疏导,减少车辆怠速导致的NOx排放。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七、加强禁烧监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加强辖区露天焚烧管控,对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露天焚烧问题加密巡查、及时发现、快速处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八、加强加油站管控。臭氧污染应急期间,1、督促中心城区未安装油气回收治理装置的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停止经营或使用;2、督促各加油站实行错峰卸油,即8时至18时禁止装卸油品作业;3、引导鼓励群众在17时至次日7时错峰加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九、适时开展人影作业。气象部门要做好人工降雨作业准备,一旦具备条件立即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加强气候变化情况监测,会同生态环境部门做好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责任单位:市气象局

请各地各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进行安排部署,切实加强各类扬尘源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的管控力度,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将组织现场检查专班,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对各地落实管控工作情况开展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将及时通报并督促从严查处。各地各单位五一节假日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请于5月5日前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3321461,邮箱:572363023@qq.com。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