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钟南山院士最新提醒:今冬应格外关注!
  • 发布日期:2022-11-03
  • 信息来源:随州发布
  • 编辑:陈刚
  • 审核: 罗皓月


“全球仍然面临着新冠疫情和流感疫情叠加流行的风险,特别是今年冬季。”1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2022年“世界流感日”科普宣传与学术会议上表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在流感防控的科学问题上,仍需加强攻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晨表示,目前全球仍面临较高的流感和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任重而道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指出:“今年6月以来,欧洲出现新一轮禽间流感疫情,同时美国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禽类感染H5N1疫情,存在极高的溢出并感染人风险。所以流感和新冠叠加,是我们今冬明春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


多位专家在会上提醒,应格外关注今年冬天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为何今年冬天叠加流行可能性大?如何应对?


流感疫情有“抬头”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计划负责人张文庆介绍,在新冠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流感的流行情况在全世界都是处于非常弱的状态,但变化发生在2021年的后半段,监测显示流感的活性上升了,很多国家都是如此。
更大的变化出现在2022年南半球的冬天。“在南半球的某些国家,流感的活性比新冠疫情之前的强度还要高。”张文庆说,这预示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接下来的北半球流感季节是不是也会像南半球一样,出现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流感季节性高峰。
谈及原因,高福表示,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过去三年,全球一直处于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当中,整体人群对于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较弱,而近期一些国家已经放松了公共卫生政策,这种情况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也造成了流感病毒较易流行的局面。

呼吸道病毒应成为防控重点

“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潜伏期短、传播迅速、传播范围较广,传播性强,发病率高,较难控制。”钟南山指出,呼吸道病毒造成的疫情一旦暴发,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而成为全球传染病中防控的重点。
如何有效应对可能到来的叠加流行?
钟南山认为,在新冠疫情中,推动发病机制基础研究,加速临床快速诊断手段的研发,为临床疫情的防控实践与疾病预后的判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值得借鉴的还有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在呼吸道病毒研究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的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晨表示,基础研究在呼吸道病毒、病原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学、跨种传播与感染致病机制、临床救治、疫苗药物和抗体等方面取得进展,形成了较好的技术储备,可为流感的防控策略提供指导。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秋冬季进入流行高峰。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世界卫生组织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流感发病数大幅上升,报告病例数较过去2年明显增多,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显示我国南方省份今年夏季流感流行期的流行强度已超过近5年平均水平。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和新冠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去一次门诊,预防多种疾病。比如流感灭活疫苗与肺炎球菌疫苗可同时接种,可有效降低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肺炎的住院风险。


除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同时,及时、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也是秋冬季节防范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为什么在关注新冠的同时还要关注流感?





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近期多个国家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增加,随着北半球流感季的到来,预计未来将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其他病毒同时传播的局面。一些欧洲国家近期报告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上升,这在意料之中,因为天气变凉人们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长,且大多数国家不再执行限制新冠病毒传播的措施。

流感和新冠肺炎一样,同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新冠病毒的严厉措施有利于防控流感,但是常态化防控或防控措施减弱时,流感在人群中也会增加传播的几率,并且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可以同时感染,并且加剧病情严重程度,因此需给予足够的重视来面对新冠肺炎和流感叠加的风险。


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和流感双重叠加的情况?




一是要加强流感监测工作。继续加强流感活动强度、病毒基因和抗原性变异、新型流感病毒发现等监测工作,为指导精准防控提供科学证据。


二是要做好流感疫苗的供应和接种,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


三是要强化科普宣传。不断提高群众防护意识,主动接种新冠和流感疫苗,落实佩戴口罩、手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共同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日常防范措施主要有哪些?




一是养成良好的日常居家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风


二是保持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三是远离传染源:避免近距离接触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症状患者。


四是有呼吸道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