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紧急提醒:体温飙至42℃,抢救无效.近期高发!
  • 发布日期:2021-07-14
  • 信息来源:随州发布
  • 编辑:管理员
  • 审核: 罗皓月
“三伏天”已到
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
高温炎热
是很多地方天气最近的“不二主角”

高温天气持续
“防暑降温”这个提醒一定要注意!
分分钟关乎性命!



一男子户外活动3个多小时

幸中暑身亡



日前,记者从惠州市一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急诊内科接诊了一名中暑病人,为中年男性,送院时体温已近42℃。由于辗转多地求医,被家属送到该院时,男子距离发病时间已近10小时,抢救多时仍回天乏术,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该男子曾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从下午14时30分活动到下午18时,因缺少水分、电解质补充及没有遮阳保护措施,中暑突然晕倒在地。


医生介绍,每年该院都会接诊不少中暑病人,一般以轻症中暑的病例为主。近一个多月来,该院接诊了2名重症患者,除上述患者以外,另一名患者送院及时,目前仍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病情已有所好转。

医生表示,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病人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比较严重,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高热、无汗、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死亡率较高。一般情况,紧急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半个小时。


哪些人容易中暑?

医生指出,各种从事重体力或者在高温环境下(一般大气温度>32℃、湿度>60%及通风条件差),对高温环境不能适应及工作时间长、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此外,在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和慢性疾病病人更易发生中暑。据统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

医生介绍,中暑紧急救助的黄金时间为半个小时,当遇到中暑时,身边的人应为患者提供以下紧急救助措施:

1、首先应立即将病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

2、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甚至脱去衣服,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开电扇或空调等帮助患者降温;

3、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

4、拿出冰袋用于为患者冰敷按摩;

5、对有循环异常、高热 、痉挛、意识障碍等症状的患者,在帮患者快速降温的同时尽快将患者送有能力救助的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如何预防中暑?
这些核心信息一定要掌握!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