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打造“诚信广水” 建设信用之城
  • 发布日期:2021-06-0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近年来,广水市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增强信用联合奖惩力度,诚信守信意识逐步深入民心,全市一体化推进“不愿失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氛围越来越浓。全市企业信用修复工作,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纳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试点创建工作。
  2020年,广水市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获评“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奖”。
收集信用数据突破600万条  信用查询、信用建设、信用资讯、信用红榜、信用黑榜……5月24日,打开“信用广水”网站,浓厚的诚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信用广水”是广水市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的网站,现已成为全市褒扬诚信的“总窗口”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宣传阵地,网站后台上传稿件300余篇,发布“双公示”“红黑榜”信息600余条,访问量突破17万人次。
  “小信诚则大信立。”近年来,广水市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本地电视台等,不断加强信用宣传。该市新闻媒体集中刊载、播报解读《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制作“守信光荣、失信可耻”公益广告,建立固定大型诚信教育宣传阵地,制作发布信用建设政策法规条例展板。印刷《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和《征信业管理条例》3000余册,用于信用修复培训教育教材。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大型主题宣传,悬挂条幅200余条。
  “诚信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广水市发改局局长、信用办主任叶善清介绍,该市投入资金45万元建成全市地方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汇集系统,实现与省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全市40个行业主管部门、25个地方公共服务部门、17个镇办和工业基地一体化联通省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广水市共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600多万条。
奖惩机制筑牢诚信社会篱笆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今后,我们一定依法诚信经营,打造良好的信用口碑。”广水市伍壹柒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波表示。
  2018年8月,伍壹柒商贸因公司新进人员无健康许可证受到行政处罚,随后公司行政处罚信息同步到“信用中国”网站。“在‘信用中国’上的处罚公示一定会影响我们的投标资质,得知信用办开展了信用修复工作后,我们立即申请修复,去年8月收到了撤销公示的短信。”龚波介绍,信用修复后公司成功中标部队超市,今年3月超市正式运营。
  “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守法诚信褒奖办法。”叶善清说,该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构建信用体系,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国家38个联合奖惩备忘录清单落地落细落实。
  该市定期发布失信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名单,在省市级文明单位评选中,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申报单位“一票否决”。在社会重点领域,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该市全面覆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抽查频次。探索建立跨部门“随机联查”制度,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综合监管体系。在行政审批中以信用承诺为基础,开展容缺审批。在金融机构推出信用扶贫贷、出口退税贷等信用产品,以信用建设助力小微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整合三者在社会治理中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局面,全面降低社会信用成本,让信用成为获取社会利益的准入资格。
  2020年,广水市上传执行管理系统严重失信名单79件,上传信用A级纳税人“红名单”342家,清理吊销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17户,督办落实信用修复65家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