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益路爱北郊街道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与首批康复者成功签订康复服务协议
  • 发布日期:2024-12-31
  • 信息来源:随州市政府网站编辑部
  • 编辑:陈刚
  • 审核: 陈刚

为加快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落地见效,建立高效、完整、精准的服务全流程体系,随州市曾都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以购买社会服务形式,委托随州益路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曾都区北郊街道、西城街道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随州益路爱在深入开展走访服务、评估后,在服务辖区通过大数据比对,选择46户精神病病患及家庭作为服务对象,开展“曾安家园”精康融合服务试点。近日,随州益路爱驻北郊街道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在八里岔社区正式挂牌并与首批康复者成功签订康复服务协议。一大早,康复者和家属们便来到服务站,咨询服务细节及签约条件。工作人员向精障患者及家属面对面宣讲了精康政策具体服务项目内容,并对康复者基本情况逐项登记。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服务站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心理、社交功能与精神状况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估达标,益路爱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确定康复服务协议内容无误后进行签约。“我得了这个病之后,其实内心是很自卑的,总觉得大家都歧视我。我为了能正常生活,一直坚持服药、锻炼。现在来咱们这,我就像找到了组织,也希望能在这里交到朋友。”社区周阿姨说道。

前来签约的康复者和家属们向工作人员诉说着自己多年患病的不易与艰难,也对国家的政策帮扶和工作人员的关心表达了谢意。签约后,随州大和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带领康复者们加入到了当天的康复课程中,大家热情满满,笑声不断。

“如果有人坐着轮椅、装着义肢、戴着助听器,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是肢体残疾人。但精神疾病却不易被发现和不被理解,这导致精神残疾患者自身及家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负担。”随州益路爱社工刘云介绍道。

为积极解决这类问题,随州益路爱联合北郊街道、西城街道办事处启动了精康社区融合关爱帮扶行动,由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护工等专业人员组成医疗团队,通过对居家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们开展集中的心理治疗、精神康复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能力训练、居家康复指导等内容,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有序、积极的社会生活,缓解家属的照顾压力,并在社区内树立精神疾病的科学认识,开展精神病科普宣讲,利用展板、宣传单页向居民宣传,促进社区居民对精神病病患的了解和包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区。

接下来,随州益路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发挥专业优势,联合服务街道聚焦需求、加强妇联、残联、卫计委、民政等多部门联动,积极探索多元化帮扶途径,健全精康融合服务体系,用爱心、贴心、用心铺就精障人士康复回归社会的“爱心路”全力打造“曾安家园”精康融合服务品牌。(益路爱 刘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