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建得广厦千万间 “住有所居”俱欢颜
  • 发布日期:2021-07-01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城南公租房 

城东还建房

城东还建房 

    

千千水岸

    

城东公租房

    

滨湖湾小区内小游园

居民住房内景

    

云海天地

碧桂园

    

恒大御府

齐星花园

棉纺厂的“筒子楼”已成历史

    

油泵厂老社区已拆迁

随州老火车站棚户区正在改造



  “感谢党的好政策,庆幸能够生活在日益富强的中国。”从乡下的土瓦房到昏暗无水的筒子楼,再到三室两厅两卫的商品房,市民钱启明回想几十年买房、换房的经历,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  
  房子对很多人而言,不仅仅是容身之所,还被赋予了“家”的寓意。从“蜗居”到“安居”,随州人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每一次住房条件的改善,无不折射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随州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政府统一建房分配,简易平房、筒子楼是当时的主要住宅形式。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土地使用权制度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随州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全面启动,房屋建筑面积逐年扩大,居民居住环境日益改善,一大批城镇居民从没有厨房、厕所的老房子搬进了新楼房。  
  1998年起,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随州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随州房地产业从此驶入发展快车道,住房建设步伐加快,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擂鼓墩小区、文峰都市花园小区等商品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随着市民居住理念的提升,楼盘产品也不断升级。碧桂园、千千水岸、云海天地、交投·金科府、桃李春风、卓尔青铜古镇等一大批高端住宅层出不穷,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居住品质。  
  伴随着经济发展,随州的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然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让更多低收入家庭早日拥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我市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承载起了许多困难家庭的住房梦想。通过20年来的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以及新区开发建设,我市先后建设公租房1万多套、经济适用住房850多套,3万多户城市“夹心层”乔迁新居;近3万户城市棚户区和2600多户垦区棚户区住宅得到逐步改造,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惠及10余万群众。“这是我有生以来住的最好的房子了,我们一家人对党的恩情感激不尽。”随州城区文峰佳苑拆迁安置户李天均从44平米的老房搬进81平方米的电梯房,说起现在的幸福日子,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60年代的平房,到90年代的楼房,到如今的大平层、复式住宅、别墅、叠墅、合院,优雅的环境、完善的物业服务,随州人的居住环境向着宽敞、舒适发展。据统计,202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50平方米,是2000年的2倍多。回首老百姓的住房史,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住房的面积,更多的是人们的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