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爱心点亮“夕阳红” ——叶星梅公益养老二三事
  • 发布日期:2021-11-2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杨文明
  • 审核: 李发兵

烧水、打柴、喂饭……11月15日,广水市李店镇黄金村养老院负责人叶星梅像往常一样早早起来,为养老院的几十位老人张罗一天的吃穿住用。
  7年来,叶星梅一如既往热心公益事业,继承和发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和家人一道,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用无怨无悔的爱和付出温暖了一颗颗孤独的心,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近年来,叶星梅家庭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0年叶星梅荣获随州市养老行业协会先进个人奖。

接过养老“接力棒” 

“走上这条公益养老的爱心之路,还要从我姐姐讲起。”叶星梅介绍,她的姐姐叶新洲常年从事农村基层工作,面对农村空巢老人多、无人照管、孤苦无依的境况,她总在思考如何改变。
  2012年3月,叶新洲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创办了广水市首家民办农村养老院。叶新洲当“服务员”,她的丈夫当“保障员”,两个人不怕脏不怕累,让50多名“空巢老人”在这里安享晚年。
  “姐姐太辛苦了,所以有时间我就会去义务帮忙。”叶星梅说,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大多年纪大、行动不便,或患有精神疾病,不少人吃饭靠喂,常常大小便失禁,叶星梅和姐姐一样,忍着脏臭为他们擦洗身子、清理衣被,逐渐适应了养老院的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9月,叶新洲在养老院连续工作56天后,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当晚,满院的老人嚎啕大哭:“院长是为我们累死的!”悲伤和担忧情绪弥漫着整个养老院。
  叶新洲突然离世,养老院面临着关闭。看见老人们无助的眼神,失去姐姐的叶星梅心里更加难受。“是放弃还是坚守?”叶星梅辗转反侧,最终慎重决定接过姐姐的担子。
  叶星梅的丈夫李建林原本在外经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起初,李建林不支持妻子的决定,叶星梅劝他:“每个人都会老,都会面临养老问题。我现在做这个事,一方面是要实现姐姐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有能力把这个养老院撑起来。”
  渐渐地,李建林被叶星梅说服,放弃在外的生意,回到老家和妻子一起扎根养老院。

全家上阵来帮忙 

在养老院,常年有神志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为了让这些老人尽可能享受到晚年幸福,喂饭、洗脸、洗脚、修指甲、更换衣被……这些看似普通而简单的工作,都需要叶星梅和家人亲自“上阵”,脏苦俱全。
  “好在家人都很支持。”叶星梅说,她们把家从迎春村搬到了黄金村,以方便照顾老人,老公、婆婆也成为养老院免费工人。为节省开支,叶星梅和家人种了十多亩地,粮油、蔬菜等基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照顾老人非常操心,院里每个老人情况都不一样,即使都是痴呆,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必须要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才能做好。”叶星梅说。
  70多岁的熊婆婆,患有老年痴呆症和先天性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大小便弄到身上、床上,深夜也经常不睡觉躺在床上呻吟。叶星梅和护工们贴心照顾其饮食起居,喂饭、洗衣、做好精神安慰。“以前熊婆婆由她老伴照顾,后来老伴年纪大了,照顾不动了,就把她送来,现在熊婆婆在院里住了两年了,家人负担减轻,对我们也很感激。”叶星梅说。
  80多岁的张爹爹患有老年痴呆症,除吃饭外,其他事情都需要在他人帮助下进行。但张爹爹比较抗拒他人,叶星梅只能像哄小孩一样一遍遍劝说。此外,张爹爹的睡眠习惯也不好,喜欢白天睡觉,而半夜不睡觉时总想离开养老院。有一次,张爹爹趁她们晚上睡觉时偷偷从大门缝里溜走了,叶星梅非常着急,她和丈夫在村子附近到处打听、发寻人启事,好不容易才把人找到。为了观察老人晚上的情况,她和老公经常半夜起来查看监控,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在叶星梅一家的精心付出、悉心照料下,院里的老人都把养老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有的老人临近春节被子女接回家,大年初三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养老院。应山、十里等镇办,甚至外地的老人也闻声而来,到这里养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能坚持这么多年,是一股永不言败的精神在支撑我。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当好空巢老人的‘亲闺女’!”叶星梅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