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曾都区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办法多
  • 发布日期:2024-08-1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近日,家住曾都区北郊街道孔家坡社区的独居老人王明秀听到了敲门声,原来是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帮他办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来了。工作人员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湖北智慧人社App”,提醒老人正对镜头眨眨眼,前后不超过1分钟,就顺利完成了今年的资格认证。
  资格认证是保障享受待遇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的重要举措,事关老年群体晚年幸福,事关地区整体营商环境。近年来,曾都区严格落实国家、省资格认证相关规定,依托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构建静默认证、自主认证、上门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提高认证工作质效,努力实现寓认证于服务、寓认证于无形,守护好城乡老人的“养老钱”。
  以往,退休人员每年都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进行面对面认证。这对于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尤其是行动不便的退休人员来说有些困难。自2022年“掌上12333”“湖北智慧人社App”上线面部识别资格认证模块以来,城乡居保参保老人资格认证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认证服务效能大为提升。
  曾都区社保经办机构对镇街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在微信公众号及抖音等平台发布线上资格认证政策和操作流程短视频、对外地生活的居民进行远程教学,还深入街道、社区、养老院、银行网点等场所发放资格认证政策宣传手册和软件操作指南,面对面答疑解惑,增强广大居民知晓度和认可度,加快推进全区线上资格认证覆盖面。如今,越来越多的城乡老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自助认证或让家人帮忙操作,足不出户就能“一键搞定”。今年,曾都区已有13万名老人通过掌上办、自助办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曾都区人社部门联合金融机构主动上门为高龄老人、病残人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参保老人开展相关认证服务,并进行线下辅助认证,传承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切实把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有效打通认证服务“最后一步路”。
  曾都区社保经办机构依托大数据加强与民政、公安、司法、卫健等部门联动,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数据与相关部门的殡葬、死亡、判刑等关联数据信息作详细比对分析,筛选出丧失资格人员名单、具备资格人员名单、待核实人员名单。对疑似不符合领取条件的人员采取社会化服务、上门服务、人社基层平台网格员上报等手段逐一核实情况,经核实丧失领取待遇资格的,依情形暂停或终止发放待遇。这样的“静默认证”,退休人员不用进行任何操作,“无感”即可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