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我市统筹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纪实
  • 发布时间:2019-07-15 00:0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以安全之浆,撑发展之舟。今年以来,我市时刻绷紧群众安全弦,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各类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各项应急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自然资源与规划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坐在办公室内,我们就能通过实时视频,对全市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等领域开展实时远程视频监控。”近日,在市应急管理局视频监控室内,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最新“秘密武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现代化指挥系统。这套系统对全市高风险设备、高风险工艺、高风险场所、高风险物品、高风险岗位实现全覆盖监控。
  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安全风险等级确定监管执法频次和要求,对高危行业企业全部实行分级分类监管。
  为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指挥能力,我市按照“业务主导、技术支撑”定位,实现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在应急管理系统全面运用,同时有条不紊进行信息化项目实施,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应急管理系统手机蓝信APP注册率100%,使用率100%。
  

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制

  “救命啊!有人落水了!”曾都区遭遇洪水袭击,有被困群众落水。险情发生后,市、区两级在第一时间,集结由武警消防、机关干部、应急民兵和医护人员组成的水上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在现场,治安人员拉开警戒线,一艘冲锋舟载着应急民兵靠近落水群众,其中一名民兵跳入水中,立即把事先准备好的救生圈抛向了“落水群众”,并迅速将其带向救援船只。同时,医护人员在岸边做好准备,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最后,“落水群众”脱离危险。
  这惊险的一幕,其实是6月14日,随州军分区、武警、消防、预备役工兵团、市应急、水利、住建等17家单位联合开展抗洪抢险应急演练的情景。
  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常态下政府主导的全民防范非常关键。我市把分级分层分类应急演练,作为展示全市应急体系建设成果、改善防灾救灾基础建设、提升各级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普及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救灾知识的抓手,不断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现代化水平。
  我市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制度,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信息上报,健全突发事故处理机制,及时全面掌握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动态。并对全市4个政府专项预案、11个安全生产类预案和3个自然灾害类预案的编修工作进行了责任分工和安排部署。
  

统筹推进防灾减灾救

    “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时刻警醒我们,任何时候都务必增强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时刻绷紧防灾救灾这根弦,全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来,我市坚持把防灾减灾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全市防灾减灾体系。
  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日,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活动。全市累计开辟宣传专栏119个,开展各类专题讲座29场,悬挂宣传横幅1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累计参与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人员1万余人次,受益群众30余万人。
  全市上下建立健全了分工合理、职责清晰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围绕扩大天气预警覆盖对象,层层搜集整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人员的联络方式,共纳入市、县、镇、村四级4932人进入12379气象预警信息平台,进一步扩大了预警覆盖范围。
  同时,协调推进灾害防范能力建设。立足我市常见的自然灾害,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基本应急物资储备,完成地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积极加强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沟通联系,收集共享相关地质灾害基础资料,建立了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积极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