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猫子湖的“新希望” ——广水市太平镇猫子湖村特色产业铺开乡村致富路
  • 发布日期:2021-04-06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蒜薹上周起已经开始采摘了,今年的行情还不错,收购价一斤五块,我种了2亩吉阳大蒜,加上蒜坨一亩田就能赚七八千块钱。”3月23日,在广水市太平镇猫子湖村,记者见到了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冯五。和冯五一样,受益于吉阳大蒜产业的村民还有很多。
  吉阳大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猫子湖村种植历史悠久。但种植分散、面积小、收益低。2015年,由市交通局、市民防办、国网随州供电公司选派的队员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来到猫子湖村后,看准了吉阳大蒜这个好产业。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兴建种植基地,为种植户免费提供蒜种,请来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开辟电商销售渠道,吉阳大蒜的品牌越来越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如今,猫子湖村的吉阳大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200亩。
  “如何延长大蒜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村民获得更丰厚的收益?”工作队积极探索,制定了吉阳大蒜提质增收长远发展规划。他们带领村干部、农户到周边县市参观学习独蒜加工、包装等技术,穿上精美“外衣”的独蒜每公斤单价可提高4元。
  工作队还积极协调联络,请来武汉轻工大学博士团队研发大蒜深加工产品。“目前,‘吉阳蒜宝’酵素饮品成功研发,已经有公司找我们接洽商议代理这款饮品,相信它一定能为村民们增收致富。”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曙光满怀信心。
  发展产业,不能“一条腿走路”。工作队经过调研发现,猫子湖村的地形、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合野菊花生长,这里生长的野菊花中的蒙花苷超出标准含量两倍以上,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在市场上广受好评。
  “过去野菊花没有专门种植,都散落在各处,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杨曙光介绍,针对野菊花易种植、投入小、需求大的特点,工作队鼓励村民在山上挖掘野菊花苗,并高于市场价回收,村合作社流转了80亩土地规模化种植。村民们不仅能挖苗卖钱,还能在这里务工挣钱,年收入增加近万元。
  “在工作队的带领下,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村民们争相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奔小康。”村主任左华安介绍,村里因地制宜发展了油茶、桃树、苗圃基地,栽种油茶5.7万多株,种植胭脂红桃树170亩,还有100多亩的苗圃基地正在兴建中。
  为了更好推动产业发展,村里成立了广水市安禾生态农村专业合作社,对各基地进行统一管理、经营。
  除了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队采取“一户一策”的方式,鼓励支持一批肯干、能干的群众带头增收致富,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原本在福建打工的王辉在工作队的支持帮扶下回乡创业,干劲十足。“我养了2000只鸭子,种植了吉阳大蒜,今年还准备养猪,猪场已经建好了。”踏实肯干的他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扶贫专干李鹏宇头脑灵活,利用微信朋友圈当起了微商,把家里的土鸡蛋放到网上卖,受到追捧。工作队鼓励李鹏宇发展猫子湖电商产业,把村里的农副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出去。
  杨曙光介绍:“经过前期筹划,村里的电商平台已经搭建起来,产品展示柜建好了,‘猫子湖’品牌设计出来了,淘宝店铺也开通了。后期还将通过在淘宝、抖音等平台带货的形式,拓宽销售渠道,为村民增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左华安表示,将继续以产业为支撑,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点亮猫子湖村美丽乡村新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