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市场创新服务 ——“大洪山现象”对建设“现代农港”带来的思考
  • 发布日期:2020-11-1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随州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何发挥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增创农产品出口新优势,建设“现代农港”?“大洪山现象”可以提供诸多借鉴、启迪发展思路。用好市场、创新和服务的力量,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融合发展十分重要。 
   由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胡建鄂
  农产品加工业是随州打造“现代农港”的关键,因为它是联结工农、沟通城乡、亦工亦农的产业,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产业。
  随州打造“现代农港”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投向农村和农业的政策机遇,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紧紧围绕我市“一朵菇、一袋米(面)、一头猪、一只鸡、一杯茶、一壶油”等特色优势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壮大产业市场主体,培育特色精品名牌,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擦亮我市“农产品”名片。做好内外结合的文章,一方面培植壮大本土龙头企业,继续加大政策支持,统筹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优质农产品加工业聚集,推动现有企业“小进规、规变大、大变强”;另一方面利用外部资源、资金等,以优质企业进行招商引资、战略重组,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发展。
  随州打造“现代农港”就是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现由农产品产量大市向加工出口强市的转变。 
   以创新打破发展“天花板”
  市商务局局长 袁冬国
  “大洪山现象”的形成,靠的是企业的创新意识、政府的有力引导、部门的优质服务。
  企业创新至关重要。企业创新是技术、经营理念、市场开拓、品牌塑造等全方位的创新。出口型企业要站在国际国内发展的大格局中,持续不断进行创新,敢于、善于打破发展“天花板”。可将“先做产品,再做市场”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先找市场,再做产品”的经营模式,以市场拉动企业产品生产,倒逼技术变革、品质提升、产业转型;还需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从有处着眼”,发挥自身基础和条件优势,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要素聚集、功能再造,不断拓展新发展模式、新发展空间。
  政府引导及部门服务是不可缺位的软实力。特色出口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引导和部门的优质服务。政府充分发挥有形之手作用,在政策制定、产业规划、平台建设、服务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在协调服务、通关便利化、税收优惠、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些积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赋予企业、产业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际国内市场“两手抓”
  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圆
  今年前十个月,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出口1.2亿美元,从传统干香菇出口遭遇瓶颈到香菇酱出口如火如荼,市场倒逼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品源在国内香菇酱生产企业中,入行并不算早。一些企业的香菇酱品牌已经在国内叫响,但没有走向国际市场。经过调查研究,品源利用干香菇出口形成的市场、渠道等优势,“顺理成章”将香菇酱首先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当前,香菇精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国内均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品源抢抓机遇,坚持两条腿走路,大力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成熟的东南亚市场为基点,继续向俄罗斯、韩国、印度、中东、南非等市场拓展;以外贸沉淀形成的品质、品牌、技术、物流等优势,开拓国内市场,实现品牌化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模式。
  市场有了,企业要做的就是继续做好产品、优化结构,加粗拉长产业链条。横向开发以酱类为主的香菇调味料产品,纵向开发香菇多糖等保健产品,打造研学游基地,推动融合发展。企业转型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借才引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