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易大善家的桃子不愁销
  • 发布日期:2020-07-10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6月的一天,细雨霏霏,曾都区洛阳镇易家湾村五组山坡上,一筐筐鲜红的桃子从山上运到山下,套袋装筐,等待运往市区。
  “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85岁的易大善坐在成堆的桃子前,脸上露出笑容。
  今年85岁的易大善是易家湾村5组村民,是该村贫困户,和侄子易志成生活在一起。
  为了照顾年岁已高的叔叔,孝顺的侄子易志成留在家中,流转20余亩土地种植桃子,增加收入。“这个品种是梅翠,个头大,又甜。”易志成边摘桃子边介绍道,“往年,我们都是采摘后,自己销往武汉。”可今年受疫情影响,桃子的销路成为易志成最担忧的事。
  易大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恰逢其包保干部以及驻村第一书记到家中走访,一直忧心的事终于有了眉目。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全部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曾都区对剩余23户贫困户每户新增一名区“四大家”领导结对帮扶,“一对一”重点攻坚,曾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永华结对帮扶易大善,多次来到易大善家中走访慰问,在了解桃子滞销的情况后,刘永华便立即表示:“我来帮你想办法。”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曾都区始终坚持三个“跟着走”:贫困户跟着产业走,干部跟着贫困户走,企业跟着干部走,扶贫路上手拉手。先后有130家企业、2700名干部与贫困户“结亲”。
  在包保干部刘永华的对接下,随州网电商平台联合绿城·玉园项目部将易志成家桃子全部收购。
  淅淅沥沥小雨仍在下,工作人员和易志成一起将一箱箱打包装好的桃子集中装车。
  “了解易叔叔情况后,我们立马赶来,易叔叔家桃子质量非常好。”随州网工作人员表示。收购后,绿城·玉园项目部工作人员立即将新鲜的桃子送往抗疫一线人员的手中,感谢他们为抗击疫情辛苦的付出。
  鲜红的桃子成了致富果,易大善看着桃子全部售出,脸上露出了笑容。驻村第一书记王强介绍,按照相关规定,易大善可以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可是叔侄二人都表示不愿意。易志成将易大善接到家中一起生活,他说:“我们有能力照顾老人,就不给国家添麻烦。”
  现在在各项政策帮助下,叔侄二人的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一家人在一起十分幸福快乐,易志成说:“我有信心,一定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