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精深加工,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 发布日期:2018-03-2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决定》内容摘录:
  “产业发展目标:大力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香菇生态原产地农产品保护示范区。”
  “产业集群目标: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实现千亿元目标。”
  “优化区域布局,重点建设食用菌、畜禽、优质粮油、木本油料、果蔬茶五大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物流交易中心和国家级出口基地。”
  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决定》将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三极支撑”其中一极。打造特色农业增长极,随州有基础,有优势。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3.1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6.4%。随州是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香菇出口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茶叶出口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
  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千亿元发展目标,打造农业特色增长极,随州有哪些优势与短板、将如何推进?记者专访了农业部门领导和部分企业家,听一听他们怎么看、怎么干。

壮大优势,“人优我强”“人有我优”
  大家认为,随州农业产业有良好的基础,要继续壮大优势产业,夯实基础产业,做到“人优我强”“人有我优”。
    根据《决定》,市农业局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随州特色农业增长极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分解了工作任务。
  市农业局局长徐峰表示,香菇是我市农业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产品,建设特色农业增长极,壮大香菇产业首当其冲。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专门机构建设,出台促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引导企业错位发展、转型升级,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随州香菇的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要依托广水中粮、湖北正大、天星粮油、金银丰、中兴食品等龙头企业带动,夯实畜禽、优质粮油、茶果菜三个基础产业,做到“人有我优”。加快打造泡泡青、洪山鸡、吉阳大蒜等“N”个地方品牌,做到“人无我有”。

精深加工,转型升级必由之路
  随州农业资源丰富,但是农产品加工多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限制了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
  湖北随州品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圆表示,目前随州香菇产业以出口干香菇为主,比较粗放。香菇产业转型升级要抓住互联网和精深加工,创新经营方式,开拓新的市场,提升效益。目前,企业与高校联合研发生产的第一款随州本土产香菇酱即将出口,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他说,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香菇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
  湖北天星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莎莎说,随州是产粮大市,但不是粮油精深加工大市,稻谷深加工利用率不到20%。同时,随州种植有近60万亩油茶,部分已到丰产期,油茶果多销往外地。稻米油和山茶油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还要大力挖掘这两座宝藏。天星粮油在粮食种植、粮油储存、加工、贸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研发及品牌推广全产业链的基础上,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做大精深加工,推进产业增效。

精品名牌,提升“随州产”影响力
  建设农产品品牌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大家认为,随州农产品缺少知名地域品牌,要加大精品名牌打造力度,提升“随州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悉,我市将大力培育农业精品名牌,积极对接“荆楚农优品”工程,支持优势区域公用品牌、重点企业品牌、重要产品品牌做大做强,重点打造以炎帝神农文化为底蕴的神农香米品牌、“随州香菇”区域公共品牌、炎帝神农茶叶品牌等一批地方特色农产品创建全国精品名牌产品。
  中兴食品副总胡伟伟介绍,随州茶叶产量虽然不算大,没有绝对的产地优势,但是香菇出口历史悠久,有出口的人才、制度等优势,为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公司从基地源头控制茶叶品质,大力推进品牌建设,“大洪山”牌系列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建议省市加大对茶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争取更多话语权;加大茶叶品牌打造,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