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生态环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摘要
  • 发布日期:2020-06-0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一、随州市2019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有关情况,及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国斌:2019年,全市环境质量呈现总体改善的发展态势。
  (一)2019年度全市环境质量状况
  1、水环境质量状况。从河流断面水质看,我市境内13个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达到或好于三类的比例为69.2%。纳入国家考核的4个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75%,其中:平林、厉山、涢水大桥水质年均值为三类,孝昌王店水质年均值为四类。
  我市省控主要水库徐家河水库水质为三类,符合功能区控制目标,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我市省控主要城市内湖白云湖水质为四类,营养状态级别为中营养。我市先觉庙水库、封江口水库、许家冲水库3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为三类,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9年,我市空气优良天数281天,占比77%。
  3、土壤环境质量状况。2019年,我市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综合污染水平处于尚清洁(安全)警戒线内。
  4、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2019年,随州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0.8分贝,同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4分贝,比上年上升1.3分贝,质量等级为好。
  5、全市降水酸雨监测情况。2019年,全市年均降水pH值范围在6.94-7.52之间。全年未检出酸雨。
  (二)2019年度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蓝天”保卫战,部署开展大气污染“六个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市165家涉气工业企业实施“一企一策”重点管控。深化“碧水”保卫战,整治完成澴水沿线突出环境问题163个。深化“净土”保卫战,对全市101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完成28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深化十大攻坚行动,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13条、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234家;取缔非法采砂点72处;排查整治固废点位11处;开工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2个,新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8座,新增垃圾转运能力每日1000吨;3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全部建成试运行,完成12.42万户接户管网建设。
  2、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一是统筹推进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二是有效管控生态环境重大风险,持续推进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主动回应群众环境关切,全年累计调查处理群众各类环境投诉、环境舆情1791件。2019年,全市144人、3个单位因生态环境问题被追责问责。
  3、助推随州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环境准入,依法否决不合规建设项目23个,助推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推行“四取消、三备案、两减免、一限时”审批改革举措,出台八个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配套办法和六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环保举措;三是严格环保执法,2019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累计实施行政处罚150件,组织行政处罚听证3件,全系统行政执法正确率100%。
  (三)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抓好环保疫情防控,不折不扣落实医疗废物、废水处理处置监管和服务“两个100%”的要求。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面落实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致力补齐生态环境短板,重点在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入河排污口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城乡污水治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持续攻坚,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收官提供支撑。深化“三大保卫战”奋力实现污染防治攻战阶段性目标,聚焦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府澴河流域断面水质改善、土壤环境风险管控等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实施府河高新区水质提升、澴水流域水环境治理、随县枣园金矿土壤修复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确保到2020年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年度交账任务。
  二、答记者问摘要
  (一)随州水污染防治攻坚的短板和问题在哪儿?准备如何应对?
  市生态环境局刘国斌:我市有4个国考断面监测点。2020年1-4月,涢水大桥、府河平林、氵厥水厉山3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澴水孝昌王店断面水质为Ⅴ类,被省生态环境厅列为全省风险断面。有两大影响和制约因素:一是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市多年干旱,流域生态补水困难,部分河段断流,水质自净能力差。二是解决生活污水收集率低、生活废水直排、河道垃圾清理不及时、沿河乡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等问题尚需时日。
  近段时间以来,经过分析研判,已开出134个问题清单,目前已完成整治污水排放问题45个、河道垃圾问题18个、畜禽养殖问题3个。从王店断面5月份自动监测站的数据显示,水质达到Ш类,实现单月达标,但确保年底均值达标仍需持续攻坚。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层层传导压力、驻点精准帮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整治措施等,加快推进辖区水环境治理,确保王店断面尽快实现水质稳定达标。同时加快推进府河高新区段水环境治理工程,确保我市年底实现4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二)随州市畜禽养殖污染生态环境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具体如何开展?
  市生态环境局阮洪铸:畜禽养殖污染,是近年来群众环境投诉较为集中的问题之一。从4月底开始,分三个阶段,在全市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集中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群众投诉强烈,环评手续、环保设施不到位,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的养殖企业。通过近一个月的清查整治,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落实不到位、规模以下养殖企业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现象较为普遍、达标扰民问题较为突出等主要问题。
  各地生态环境分局对接农业农村部门了解登记备案信息,结合环保部门二污普数据和排污许可证核发情况,已摸排出畜禽养殖企业1100多家。截至5月31日,各地生态环境分局通过现场检查,发现有128家存在各类环境问题154个,目前,已督促相关养殖企业立行立改54个问题,其余的正在整改。对现场检查发现的主观故意、恶意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目前,共查出14家养殖企业存在环境违法行为16个,已立案正在查处10个,其余正在进一步调查。市生态环境局分片抽查重点整治企业21家,发现问题7个,现场交办整改任务清单,同时,成立信息调度保障组,对各地专项集中整治情况实行“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
  下一步,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将与农业农村部门一起,加快排查进度;同时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紧盯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坚决依法依规立案查处,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疫情期间,随州市医废处置能力能否满足日常需要?为确保涉疫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采取了哪些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阮洪铸:疫情暴发以来,全市涉疫医废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日产日清”。
  一是特事特办,扩容提能。我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仅1家,即:随州市一片净环保有限公司。疫情暴发前,该公司日处理能力为3吨。疫情暴发后,全市医疗废物数量急增,我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使其医疗废物日处理能力增至11吨,不仅满足了我市涉疫医废安全处置需要,还为天门市提供了涉疫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应急保障。
  二是严抓严管,尽收尽处。我局制发涉疫医废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工作细则,组建检查督导工作专班,加大现场检查频次和力度。疫情期间,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106人次,检查涉疫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等1136家次。全市累计产生涉疫医疗废物327.13吨,做到100%全部收集、100%安全处置。
  三是多方协调,紧急驰援。根据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安排部署,我局会同经信等相关部门,紧急协调动员程力、俊浩、宏宇等随州专汽企业复工复产,全面完成中华环保基金会捐献湖北的63台医废转运车生产任务,及时驰援武汉、黄冈等11个城市,缓解了疫情期间全省医废运力不足的压力。
  四是常态抓常,应急谋远。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我局不折不扣落实医疗废物、废水处理处置监管和服务“两个100%”的要求,强化环境应急管理,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同时,着眼补齐疫情期间医废应急处置暴露出的“短板”,策划申报了随州市一片净公司医疗废物处置扩建和随县1个、广水市2个医废收运体系建设等重大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