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2021年度体彩公益金来源及执行情况的说明公告
  • 发布时间:2022-06-29 10:24
  • 信息来源: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编辑: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关于2021年度体彩公益金来源及执行情况的说明公告

根据《彩票公益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按照《省体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使用情况统计公告及宣传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对我市2021年度体彩公益金来源及执行情况说明公告如下:

2021年随州市本级体彩公益金预算总收入687上年结转315.2014元,2021年体彩公益金总支出773.3212,结余228.8802

一、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280

全市各级体育社会组织180个,体育健身团队每万人5个,全民健身站点每万人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6.7人,居全省前列。采取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推动体育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赛事,打造出“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季季有精彩”的活动品牌。各地结合实际打造“一地一品”赛事活动。全市全年投入资金400万元,吸引支持40家体育协会、企业、培训机构参与和承办市级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撬动社会资本1000多万元,组织开展体育活动200场次,直接参与人数30万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2%。国民体质健康合格率96%。

二、公共场地、设施:142

全年各级政府共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公共体育场地120多处,撬动社会资本16000万元,建设体育设施270多处。全市共建成各类体育场地401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4平方米;市、县、镇、村四级共建设了2480处户外体育健身设施,体育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6%,其中贫困村实现100%全覆盖。滨湖体育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和县市体育中心等一批重大体育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随州体育馆、齐星运动城等一批重大体育补短板项目开工建设。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以及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90%,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95%达到国家标准。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随州市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

三、体彩宣传:33.8万元

全市加大对体彩宣传的投入5家单位签订合同,共报道次数达200次以上体彩宣传深入人心。

四、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00万元。

投入100万元建设青少年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19

五、参加省运会100万元

    投入100万元用于参加省十六运会集训、参赛费用。

   六、竞技体育20万元

我市向省队输送了运动员1名,向省体校输送运动员8名;创建了2所国家级和1所省级青少年俱乐部;参加全国、全省比赛共获得冠军16项、亚军28项、季军32项,前八名100多人次。建立体教融合机制,定期召开体育、教育部门的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大力推进融合措施,着力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学校体育发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校园联赛等方面推进融合,推进“市队校办”“市队县办”“名校办名队”等活动,全市26所学校有了县队、市队,全年投入60万元举办青少年年度比赛活动10项次。投入133万元,建立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后备人才基地等28个。

七、支持体育产业50万元

    体育产业总产值接近30亿元,人均体育消费1800元,体育产业经营单位超过400家。以齐星房车、民德体育、金龙新材料等企业拥有多项自主发明专利,产品覆盖全国,远销欧亚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先后承办了五国拳王争霸赛、全国钓鱼锦标赛、全国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等赛事活动。发展壮大休闲体育产业,整合我市优势自然资源和文化,将体育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建设了随州滨湖体育公园、“一河两岸”绿道、文化公园健身休闲区、西游记漂流等大型多功能体育休闲区。西游记漂流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西游记漂流暨极限运动乐园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八、其他体育类支出:47.5

开展了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场地建设、维护、体育扶贫、青少年人才培训等活动。

                        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6月28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