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文体(广电)局,随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宣传文化局: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和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至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文体新广局组织开展了第三批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申报工作。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复审,最后确定了曹远忠等64名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现予以公布。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各地、各相关单位要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特此通知。
附: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共64人)
民间文学(6人)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曹远忠 |
男 |
52 |
鸡鸣山的传说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2 |
冯发顺 |
男 |
56 |
舜王和犁山坡传说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3 |
徐崇旺 |
男 |
77 |
婆婆岩的传说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4 |
吴彩霞 |
女 |
52 |
刘金彪传说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5 |
龚瑞林 |
女 |
54 |
玉皇顶传说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6 |
何国明 |
男 |
66 |
詹王传说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传统音乐(7人)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申明法 |
男 |
40 |
打硪号子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2 |
管维正 |
男 |
70 |
打教头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3 |
李景平 |
男 |
64 |
随县民歌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4 |
李运东 |
男 |
44 |
随县民歌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5 |
陈凤枝 |
女 |
52 |
曾都民歌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6 |
张 生 |
男 |
58 |
曾都民歌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7 |
顾世国 |
男 |
52 |
曾都民歌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传统舞蹈(9人)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苏 秀 |
女 |
51 |
随州三独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2 |
凡 荣 |
女 |
43 |
随州三独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3 |
熊 欣 |
男 |
52 |
九莲灯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4 |
周中新 |
男 |
62 |
大头和尚戏柳翠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二批 |
5 |
王 彬 |
男 |
60 |
板凳龙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6 |
谢永树 |
男 |
58 |
舞狮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7 |
方立玉 |
女 |
54 |
亮花鼓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8 |
龚瑞林 |
女 |
54 |
亮花鼓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9 |
吴从章 |
男 |
65 |
地花鼓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传统戏剧(5人)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刘迎春 |
女 |
50 |
随州花鼓戏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2 |
王新平 |
男 |
54 |
随州花鼓戏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3 |
万 嵩 |
男 |
32 |
随州花鼓戏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4 |
王正国 |
男 |
52 |
随州花鼓戏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5 |
姜 峰 |
男 |
45 |
姜运新皮影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曲艺(10人)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 |
1 |
赵克军 |
男 |
63 |
打锣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2 |
高朝臣 |
男 |
63 |
打锣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3 |
胡明柱 |
男 |
52 |
打锣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4 |
周和东 |
男 |
44 |
打锣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5 |
朱 勤 |
女 |
50 |
义阳大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6 |
张 盾 |
女 |
49 |
义阳大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7 |
韩淑娴 |
女 |
34 |
义阳大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8 |
邹保国 |
男 |
67 |
随县慢板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9 |
费大国 |
男 |
54 |
庆丰收锣鼓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10 |
黄宗言 |
男 |
59 |
数垛子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何小力 |
男 |
42 |
神农吹管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2 |
卢宏永 |
男 |
60 |
广水四色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传统美术(4人)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邹辅国 |
男 |
61 |
新街剪纸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2 |
吴中兴 |
女 |
67 |
剪 纸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二批 |
3 |
程 铭 |
男 |
53 |
程氏雕塑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4 |
徐啟刚 |
男 |
51 |
徐氏雕刻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传统技艺(19人)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赵一果 |
男 |
28 |
洪山葛粉制作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2 |
李廷勇 |
男 |
48 |
李廷广麻酥饼制作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3 |
马顺天 |
男 |
39 |
殷店芝麻饼制作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4 |
汤有存 |
男 |
51 |
万福店松花皮蛋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5 |
黄明涛 |
男 |
49 |
厉山腐乳酿造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6 |
蒋学旺 |
男 |
53 |
安居豆皮制作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7 |
江家义 |
男 |
63 |
江氏芝麻喜饼制作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8 |
刘文帮 |
男 |
65 |
刘氏芝麻饼制作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9 |
汪敬甫 |
男 |
63 |
三合店黄酒酿造技艺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10 |
曹柏平 |
男 |
47 |
应山奎面制作技艺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11 |
谭义红 |
女 |
50 |
应山滑肉制作技艺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一批 |
12 |
赖传亮 |
男 |
54 |
猪油饼制作技艺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13 |
卢 剑 |
男 |
33 |
拐子饭制作技艺 |
广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14 |
杨 欢 |
男 |
30 |
虎福瑞麻花制作技艺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15 |
祝成超 |
男 |
50 |
曾国漆器髹饰技艺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16 |
张 军 |
男 |
57 |
张源盛喜饼制作技艺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17 |
项绍清 |
男 |
59 |
青铜编钟校音技艺 |
曾都区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18 |
王永忠 |
男 |
53 |
木榨香油制作技艺 |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
第四批 |
19 |
喻致顺 |
男 |
52 |
涢水豆腐制作技艺 |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
第四批 |
传统医药(1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目批次 |
1 |
李官富 |
男 |
77 |
李氏内科中医疗法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四批 |
民俗(1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市级项 |
1 |
殷道菊 |
女 |
77 |
殷店三月三庙会 |
随县非遗保护中心 |
第三批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