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层林尽染,田野蓝绿交融,村庄鸟语花香……走进曾都区府河镇拱桥河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拱桥河村山水相融,全村有345户、1460余人,耕地面积1900亩,是曾都区优质稻种植重点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确立用三年时间建成“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产业美、治理美”的美丽乡村。经过试点探索,这里的干部群众是如何“破译”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密码?
“我们按照‘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绿水青山’建设宗旨,全力以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内外兼修提升乡村颜值气质,精心打造秀美家园、富美家园、和美家园。”拱桥河村党支部书记邹祥成一语破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拱桥河村秉承“均衡、共享”理念,不仅在村容特色打造上精雕细琢,更是在村庄长远发展上持久用力,让美丽乡村真正美出品位、美出内涵、美出幸福。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实现乡村‘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成就乡村美好生活。”拱桥河村“第一书记”邹首蔚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该村大力发展近郊现代农业,实施“田水路林村”五位一体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500亩,修建当家大堰5口,新建机耕路7000余米,硬化机耕路1200米,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全村80%的耕地实现流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比重达50%以上。“特色田园乡村”以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勇立潮头,实现了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幸福农民同频共振。
拱桥河村着力做好“美丽乡村+”文章,吸引城市创客、农村电商等落户,让美丽乡村成为生态产业新空间、生态经济新载体。引进随州市中加农业有限公司投入400多万元,流转土地120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油茶种植。积极争取乡贤达能支持,投资120万元,占地200余亩,建成100座香菇及木耳大棚,年产香菇木耳100万斤,棚均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可为50户村民提供就业机会。配套投资300万元,打造2000平方米农副产品包装车间,带动周边200多人务工,年创税收200多万元。
来到邹家湾,蓝天白云下,庭前屋后干净整洁,农家院落欢声笑语,绿色田野孕育着希望。
“美丽乡村不是环境综合整治的简单升级,而是一次质的飞跃,从‘形’上的改造,上升到‘魂’的升华。”邹祥成告诉记者,该村聘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汉城乡规划设计院资深专家,对美丽乡村专项规划统一评审把关,全村依规而行,抓紧、抓实环境整治的开篇动作、主线工作,陈年垃圾不见了,空中“蜘蛛网”减少了,车辆停放有序了,黑臭水体治理了,“赤膊墙”也披上了彩妆。
栽下梧桐树,引回凤凰栖。该村在外经商能人邹传保,回村投资1000余万元,治理河道、整修堰塘,为美丽乡村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村“第一书记”邹首蔚投资1200余万元,绿化广场、新建水库,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经商能人杨道虹回乡投资近百万元,新建杨玉麟故居,陈设革命历史文献300余件,年接待游客近2万余人次,被随州市委宣传部授予随州市红色教育基地。
能人带动效应,加速了拱桥河村美丽乡村建设。全村建成生态廊道2200米,栽植各种景观树木3万余株,改造提升11公里农村公路,新建3个泵站,延伸供水管网7000米,延伸污水管网2100米,支管延伸1200米,新挖雨水明沟900米,建设污水处理池3座,配置垃圾桶600只,新增垃圾箱25处,常年配备村庄保洁员8名。
漫步在拱桥河村,1200亩油茶、300亩林果、200亩水产养殖……一个个特色农业基地“争奇斗艳”,不仅为大地增添了色彩,还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追梦“绿富美”,拱桥河村美丽乡村建设一路高歌猛进,村庄越变越美,百姓的钱袋子也越鼓越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