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引“外力”修“内力” ——广水蹚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路子
  • 发布时间:2022-12-21 13:0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12月19日,广水市郝店镇铁城村,一箱箱黄桃罐头整齐码放,即将打包发往全国各地。
  铁城村山场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彩桃之乡”,有桃林3000余亩,年产鲜桃175万余公斤。去年5月,铁城村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开发的黄桃罐头等产品走俏市场,带动村民300多人就业,全村人均增收400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水市以能人回乡为带动、以产业发展为驱动,努力蹚出一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
  引“外力”——能人返乡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寒冬时节,广水市蔡河镇观音堂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郝昭认真查看着药材长势。
  2011年,郝昭放弃在广东某台资企业年收入达20万元的工作,回乡注册成立观音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多亩,种植艾叶、野菊花、桔梗、山茱萸等十余种中药材。经过几年发展,中药材种植已成为观音堂村的特色产业。村企湖北昭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观音堂”“炙爱一生”商标,开发艾枕、艾灸药包艾灸产品和野菊花粉、菊花茶系列产品,年销售额达600万元。公司带动周边700多个农户参与种植、共同经营,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广水市积极推动能人返乡,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上山下乡”。众多“能人”奔向乡村,发展产业,建设家园。
  能人王德勇在外下过工地、进过工厂、做过生意。2019年,他回乡创办蔡河镇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短短3年,合作社瓜蒌种植面积增至1200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长岭镇万安村能人刘金平回乡承包5800余亩荒山,打造美丽寿山旅游景点,栽植药用牡丹、樱花、红枫、桃树等,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带动家乡100余人就业增收。
  人才回乡,资金回流,技术回归。能人返乡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强化要素支撑,实现了“用活一群、带动一片”良好效果。郝店镇郝店村能人闵杰回乡投资2000余万元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优质稻2900亩、香菇30万袋,常年为当地提供15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脱贫人口30余名。吴店镇能人陈金强回乡投资2000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产品远销香港、东南亚及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周边3万多农户种植经营食用菌。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广水市共有300多名在外乡贤回乡创业,投资总规模超过10亿元。
  修“内力”——乡村合作公司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12月15日,广水市举行乡村合作公司产业合作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3个项目涵盖特色产业、农技服务、农用设施、产品加工等领域,总投资1.3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广水市支持、鼓励和引导乡村合作公司发展主导产业,打造乡村合作公司发展雁阵格局。头雁飞,群雁随,一批乡村合作公司引领发展,增强了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广水街道驼子村位于中华山下,因形似驼峰而得名。过去,村集体常年没有收入,负债20万元。以乡村合作公司为抓手,该村带动村民发展蔬菜大棚、莲藕种植、农机服务和劳务服务等产业。2021年,驼子村乡村合作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余万元、利润93万元;预计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50万元、利润170余万元。
  十里街道双塘村曾是广水市“软弱涣散”村,办事处年终考评连续10年排名倒数。去年7月,双塘村成立村合作公司,盘活土地资源,形成林果、莲藕、辣椒等9大产业。2022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达580万元,盈利超过70万元。
  马坪镇狮子岗村乡村合作公司精心打造月光海“弱水三千”景观,栽种千亩樱花、千亩梅花、千亩茶叶,推出品花茶、吃花饭、花间浴等项目。旅游旺季,日均游客达5000多人(次)。
  乡村合作公司发展,壮大了乡村产业、村集体经济,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三资”闲置、农民就近就业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推动了关庙镇铁城村、骆店镇陡坡村、广水街道土门村等一批软弱涣散“空壳村”蝶变为干群同心“示范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