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三大攻坚战”,随县战犹酣
  • 发布日期:2018-06-19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许静
  • 审核: 李发兵

晴空烈日下,电焊火花飞溅、水泥泥浆翻滚……随县洪山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地上,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这是该县18个镇场正在大力推进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中的一个场景。
  自今年以来,随县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持续抓好污染防治上狠下功夫,聚焦聚神聚力,拿出硬措施,作出一系列补短板、强弱项的决策部署,各项建设正如火如荼。

防控金融风险 守好百姓“钱袋子”
  “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夜暴富是陷阱。”……在随县的各个镇场乡湾,遍布着这样通俗生动的警示标语,它时刻提醒着广大群众:远离传销、非法集资等金融陷阱,保护好自己的家庭财产。
  面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新要求,随县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着力化解以政府债务、非法集资为重点的经济风险,守好百姓的“钱袋子”。
  防风险,关键在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随县立足于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预警,及时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金融风险。持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宣传教育,通过“下基层、入社区、进家庭”等形式,进行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宣传覆盖面。借助舆情监测工作,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债务清理,严格锁定镇村债务,严格控制各镇村的新增债务,逐步化解已有债务,全面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通过全面排查风险点,实现债务风险分级响应,不断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为维护社会稳定,该县还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了领导干部包案化解信访案件、县级领导接访下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平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激战脱贫攻坚 共筑群众小康路
  贫困户116户、357人的淮河镇龙泉村,依托西游记漂流、抱朴谷等景区,创建田园综合体、发展农家乐和民宿,走上“旅游+产业”脱贫之路,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
  贫困户89户、239人的高城镇梅子沟村大力发展香菇、高山茶、软籽石榴等种植产业,实行贫困户自行发展奖补政策,计划今年实现全村脱贫。
  ……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为了让困难群众摆脱困境,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户一人掉队,随县把握发展机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精准发力,合力攻坚,靶准“攻坚”方向、下足“绣花”功夫。
  “我们将严格按照标准既不降低也不提高、时间既不提前也不延后、内容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六不要求’,因户因人施策。”该县扶贫办主任胡明乾介绍,全县筹措资金2600万元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长效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奖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发展香菇、蓝莓、牡丹、油茶等特色种植业,精细发展生猪、稻虾等特色养殖业,网络发展农村电商业,巩固完善能源发电产业,实现产业到户到人项目4300多个。
  精准扶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是关键。随县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救急解困和内生脱贫结合起来,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勤劳致富脱贫示范户,为脱贫户带上大红花,引导贫困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如今,随县正通过名村示范带动、干部驻村包户、乡贤能人回乡等有力措施,朝着2018年实现11个贫困村出列、11623名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稳步迈进。

保卫绿水青山 提升人民幸福感
  淘汰78台20吨以下燃煤锅炉,强力取缔万和、淮河、小林、洪山、太白顶景区等16家非法小炼油厂,全面推进乡村污水处理场建设……
  “蓝天”、“碧水”、“净土”工程一一实施,一场声势浩大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已在随县打响,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纷纷为政府的“铁腕治污”点赞。
  截至5月底,该县空气质量优良有效天数150天,优良天数、PM10平均浓度、PM2.5平均浓度三项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厕所革命’攻坚、宜林荒山全绿化、城乡垃圾处理全达标、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行动计划等‘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随县庄严承诺,抓环保重绿化,加快生态随县建设,让绿色成为随县的最美的底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惟其艰难,更显勇毅。三大攻坚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随县正迎难而上、鏖战正酣,切实把中央、省、市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为交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