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湖北双剑公司:“小巨人”迸发大能量
  • 发布日期:2022-06-07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日前,记者来到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公司订单已排至7月份,目前正全力赶工期,满负荷生产。”公司董事长杨剑明说。
  1958年,广水市成立首家国有风机制造企业,1989年更名为湖北省风机厂。风机厂改制时,时任副厂长的杨剑明带领100余名下岗职工自谋生路,于2002年创立了湖北双剑鼓风机制造有限公司。
  历经近20年的打拼,从100余人到500余名员工、总资产4亿余元、年产值5亿元,双剑公司走过一条崎岖而又辉煌的道路。科技创新,产品卖出国门
  “与风机行业巨头比,双剑的科技力量尚显薄弱。”在风机行业摸爬滚打大半辈子的杨剑明直指公司短板——自主研发新产品较少,在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提高上较为被动。
  如何补齐短板,提升综合实力?
  “我们注重以项目研究助推技术问题解决。”杨剑明说,“项目成功后能申请相关专利,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失败的话,可以积累总结经验。”公司每年会对近期的技术问题逐一梳理,设置课题,成立小组,开展科技项目攻关。通过项目研究发现、梳理和解决问题,完成科技创新、专利申请、科技转化。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是关键。双剑公司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兼顾“传、帮、带”“师带徒”等传统模式及新型学徒制、集中选拔、定期培训、脱产进修等形式,多形式、全方位培养人才。公司每年组织人员集中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积极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自修。同时建立人才培养、培训绩效奖励制度,对员工自学、自修从时间和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
  除内部培养人才外,双剑公司还注重人才引进,积极开展企校合作交流,聘请业内专家作为公司长年技术顾问,定期为技术人员授课,答疑释惑。
  如今,双剑公司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各类通风机、鼓风机、离心压缩机和水轮发电机设计制造的科技型企业,拥有48项授权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是湖北省首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大洋洲等地。
  联手强者,共建“风机名城”
  经过多年技术沉淀、积累,双剑公司逐渐掌握了业内领先的离心风机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产品从准三元流叶轮发展到全三元流叶轮,叶轮外径减少10%到30%、能耗降低5%,机组效率得到提高。
  “风机体积大幅缩小,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杨剑明介绍,公司拥有的高效大出口角叶片型线技术、高速单级双吸入技术、旋转密封技术、噪声的综合控制技术等10余项核心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双剑公司瞄准鼓风机发展前沿,在武汉大学科技园内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公司的转型升级代表作——三元流单极高速鼓风机最高转速达每分钟4万多转,研发的高温风机能适应350℃以上的高温环境。同时,公司积极进军环保科技市场,提供成套产品服务,研发的废水废气重金属重污染结晶设备,去年实现产值3800万元。
  企业蓬勃发展赢得业内同行垂青。去年11月,全国风机行业领军企业、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带队赴广水考察,沈鼓集团齿轮压缩机公司与双剑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协议,计划共建技术工程服务中心,在产品生产、维护运营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公司计划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创税6000万元;开发新产品15款、研发专利10项以上;引进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100人以上。“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杨剑明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