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实割实测添信心 共建共享育品牌——我市举办优质稻新品种实割实测活动
  • 发布日期:2019-11-04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admin
  • 审核: 李发兵

  “现在宣布实割实测结果:面积1.057亩,毛重914.95公斤,去水、杂、去袋后,平均亩产为666.73公斤。”
  10月30日上午,随县澴潭镇黄林村优质稻“双订单”生产示范基地内,机声轰隆,人声鼎沸,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市稻米产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优质稻新品种“万象优982”实割实测活动在这里举行。当实割实测专家组负责人宣布最终结果时,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称赞。
  金黄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吐出”一袋袋金黄、饱满的谷子,留下一行行密实的稻茬。
  当日,市农业农村局在澴潭镇召开“随州香稻”现场推进会,市(县)农业农村局、稻米加工企业、种子经销商、种田大户及合作社等负责人等近百人走进优质稻“双订单”种植示范基地,共同见证“丰收的喜悦”,感受到我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
  “实割实测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相关规范进行,在经历严重旱情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依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更坚定了我们发展‘随州香稻’、打造特色农业增长极的信心。”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随州地理、气候独特,发展优质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局已连续多年举办类似的实割实测活动,旨在通过公开评比,筛选出适宜随州地区种植的优质稻品种。
  “随州香稻”是我市重点打造的“两香”特色农产品之一。近两年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优质粮源建设和品牌培育两个方面持续发力,努力破解“随州人不爱吃随州米”以及随州稻米市场知名度、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今年,全市推广优质稻种植150.4万亩,其中“双订单”面积达到30.3万亩。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受邀为“随州香稻”题词。目前,市农业农村局正指导市稻米产业协会,积极申报区域共享的“随州香稻”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相关资料已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年内有望获批。
  未雨绸缪,如何用好“随州香稻”金字招牌?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市稻米产业协会有关同志分别就“随州香稻”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作了详细说明;种田大户、稻米加工企业负责人纷纷结合实际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随州香稻’品牌建设历经艰辛、非常不易,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做细做实,防止未用先乱、自毁招牌的情况发生。通过召开推进会,进一步查找问题、补齐短板、凝聚共识,齐心协力把‘随州香稻’打造成我市特色农业新的产业名片。”
  会上还获悉,近期,我市将结合优质大米品鉴活动,举办“随州香稻”高端发展论坛,进一步擦亮产业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