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解读
  • 发布日期:2024-01-23
  • 信息来源: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李发兵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建设质量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质量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质量强国。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发〔2022〕17号),2023年2月公开向社会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全方位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积极研究配套政策,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建立了省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组织协调制度,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调,要努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出台《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部署“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我省质量强省建设重点任务,是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具体举措,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学习研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充分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做法,深入分析我省质量现状及发展需求,起草了《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送审稿),报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纲要》。

二、总体思路

《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主要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重要部署要求,阐明湖北省未来中长期质量发展战略意图,明确政府质量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质量行为,是我省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的总体考虑是:一是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文件精神和质量工作部署,将各项质量工作落实、落细。二是充分结合湖北省发展定位与重大战略部署,依托全省质量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全省生产生活中质量痛点、堵点、难点、关键点问题,实现质量强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良性循环。具体来看:

以质量提升为路径,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打造产业和区域质量高地,加快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提升,全方位推动质量强省建设。

以质量管理为抓手,引导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发展战略,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提升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水平。

以质量品牌为突破,建立重点品牌指导目录,完善品牌标准化体系,健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湖北精品、中国精品。

以质量基础为支撑,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升级,建立具有湖北特色的高效能质量基础设施。

以质量治理为保障,促进质量治理体系和质量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质量法治体系,完善质量政策措施,提升质量监管水平,推动质量社会共治。

三、与国家纲要对比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继承《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实践成果基础上,将规划领域从产品、工程、服务等微观质量领域向经济、产业、区域领域进一步拓展,对宏观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产业和区域质量提升进行部署。部署了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八大任务。

我省《纲要》按照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不走样、落实重大部署不漏项的原则,以国家纲要为基础,结合我省实际,一一对应部署了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打造产业和区域质量高地、加快产品质量提升、加速工程品质提升、促进服务扩容提质、增强质量品牌竞争力、建设高效能质量基础设施、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八大任务。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

一、形势背景

无,考虑到我省《纲要》主要目的是对国家纲要中重要工作、行动、工程的贯彻落实,无需重复对形势背景进行阐述。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三、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二、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

三、打造产业和区域质量高地

五、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四、加快产品质量提升

六、提升建设工程品质

五、加速工程品质提升

七、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六、促进服务扩容提质

八、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七、增强质量品牌竞争力

九、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

八、建设高效能质量基础设施

十、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

九、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

十一、组织保障

十、组织保障

四、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健全质量政策,完善质量治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民质量素养,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增强湖北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重要质量支撑。

五、主要目标

《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提出了一个总目标:2025年,质量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省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35年,质量强省建设进入全国前列,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建成一批质量强国标杆城市。

2025年,提出以下具体目标: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绿色转型,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累计降幅达到国家标准。

——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服务业扩容提质,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力争建成5个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国家要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得分达到80分以上。

——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培育认定湖北精品300个以上,培育一批中国精品,新增中国质量奖正奖和提名奖获奖组织10家以上,新增长江质量奖正奖和提名奖获奖组织30家。有效注册商标量超过100万件,有效地理标志总量及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量均达到600件。

——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和保障更加高效,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数量达到130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0万张以上。

——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质量协作机制更加完善,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覆盖率达到80%,全民质量素养不断增强,质量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六、量化指标一览

202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领域

具体指标

产业

Ø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

Ø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9以上

Ø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5%

Ø 建成5个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产品、工程、服务

Ø 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5%以上

Ø 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

Ø 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

Ø 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得分达到80分以上

品牌建设

Ø 培育认定湖北精品300个以上

Ø 新增中国质量奖正奖和提名奖获奖组织10家以上

Ø 新增长江质量奖正奖和提名奖获奖组织30家

Ø 有效注册商标量超过100万件

Ø 有效地理标志总量及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总量均达到600件

质量基础设施

Ø 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00项以上

Ø 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0家以上

Ø 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数量达到130家

Ø 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0万张以上

质量治理

Ø 全省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覆盖率达到80%

七、重点任务

《湖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按照贯彻精神不走样、落实部署不漏项的原则,以国家纲要为基础,结合我省实际,围绕“宏观经济、中观产业、三大领域(产品、工程、服务)、两个主体(政府和企业)、一个基础(质量基础设施)”,部署了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打造产业和区域质量高地、加快产品质量提升、加速工程品质提升、促进服务扩容提质、增强质量品牌竞争力、建设高效能质量基础设施、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等八项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26条具体工作措施,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围绕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从技术创新、绿色可持续、质量利民惠民三个关键方面着手,提出了夯实科技创新质量基石、强化绿色低碳质量支撑、加强惠民利民质量保障等工作。

围绕打造产业和区域质量高地,从产业基础、产业链、产业集群、区域质量等层层递进的四个方面着手,提出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加快全产业链质量升级、强化产业集群质量发展引领示范、构建区域质量发展新格局等务实措施。

围绕加快产品质量提升,聚焦农产品食品药品、重点消费品、工业品等,提出强化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推动消费品质量提升、促进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等具体工作。

围绕加速工程品质提升,提出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保障、发展优质绿色新型建材、实施精品建设工程等工作。

围绕促进服务扩容提质,聚焦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部署了推动生产服务专业化发展、推进生活服务品质化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效率等务实措施。

围绕增强质量品牌竞争力,从质量技术创新、质量人才培育和质量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发力,提出推动质量管理创新升级、壮大质量人才队伍、增强“湖北品牌”竞争力等具体举措。

围绕建设高效能的质量基础设施,从质量基础设施硬实力、软实力和服务效能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升级三项工作任务。

围绕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提出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完善质量政策措施、提升质量监管水平和推动质量社会共治等方面的工作部署,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并重,促进各方面制度和政策有效衔接、系统集成,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和社会等各方主体的质量共治作用。

重点工作任务

具体工作举措

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Ø 夯实科技创新质量基石

Ø 强化绿色低碳质量支撑

Ø 加强惠民利民质量保障

打造产业和区域质量高地

Ø 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

Ø 加快全产业链质量升级

Ø 强化产业集群质量发展引领示范

Ø 构建区域质量发展新格局

加快产品质量提升

Ø 强化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Ø 推动消费品质量提升

Ø 促进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

加速工程品质提升

Ø 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保障

Ø 发展优质绿色新型建材

Ø 实施精品建设工程

促进服务扩容提质

Ø 推动生产服务专业化发展

Ø 推进生活服务品质化发展

Ø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效率

增强质量品牌竞争力

Ø 推动质量管理创新升级

Ø 壮大质量人才队伍

Ø 增强“湖北品牌”竞争力

建设高效能质量基础设施

Ø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

Ø 提升质量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Ø 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升级

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

Ø 加强质量法治建设

Ø 完善质量政策措施

Ø 提升质量监管水平

Ø 推动质量社会共治

八、重点任务量化指标

领域

量化指标

经济

Ø 建成1-2家国家实验室或基地

Ø 30个左右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Ø 10家以及湖北实验室

Ø 国家级创新平台100家以上

Ø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项目300个以上

Ø 建设100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Ø 每年培育创建省级示范点100个以上

产业和区域

Ø 启动50个产业基础再造项目

Ø 开展3个“一条龙”计划支持项目

Ø 突破100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Ø 每年开展不少于30个重点基础材料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应用验证项目

Ø 每年开展不少于50个重点产品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性能指标改进项目

Ø 建立省级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平台10家以上

Ø 每年推动1条产业链创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

Ø 每年推动1-2个县创建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Ø 累计开展2万个以上技改项目

Ø 培育3至5家数字经济全球知名企业

Ø 建设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10个以上

Ø 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50个以上

Ø 建设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2个以上

Ø 打造质量强国标杆城市3个以上

产品

Ø 每年建立省部级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0个以上

Ø 新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90个以上

Ø 力争50%以上县(市、区)达到“双安双创”标准

Ø 药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超过86%

Ø 在100个以上行业、3000家以上企业开展专项对标达标行动

Ø 引导1000家以上企业加快可靠性共性技术研发

工程

Ø 建筑工程绿色建材使用率达到50%以上

Ø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率达到97%以上

Ø 新增节能建筑面积2.42亿平方米以上

Ø 每年创建国家优质工程奖5项以上

Ø 每年创建省级优质工程奖100项以上

服务

Ø 每年培育金牌服务市场主体100家以上

Ø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83分以上

质量品牌

Ø 每年推动10000家中小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支持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培育100家质量标杆企业

Ø 遴选“万企上云”标杆企业150家以上

Ø 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累计达到250万人次以上

质量基础设施

Ø 建设省级质量标准实验室10个以上

Ø 力争各市县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中小企业建成1-2个综合服务站(中心)

Ø 建设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20个

Ø 创建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30个以上

质量治理

/

九、亮点措施

一是围绕高地、两基地”建设,提出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技中心,高水平建成1-2家国家实验室或基地、30个左右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湖北实验室。

二是围绕质量卓越产业集群建设,提出支持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5大优势产业及其它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建设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10个以上。

三是围绕构建区域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出加快武汉都市圈质量建设,推进襄阳都市圈质量升级和宜荆荆都市圈质量振兴,辐射带动都市圈质量提升。部署建设国家质量创新先导区2个以上,打造质量强国标杆城市3个以上,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

四是围绕推动质量社会共治,提出完善多元治理机制,强化基层治理、企业主责和行业自律,开展质量强省共同缔造活动,弘扬“匠心湖北、质赢未来”质量精神。

十、实施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健全质量强省工作委员会组织协调制度,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省建设。

二是狠抓贯彻落实。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将质量强省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将《纲要》主要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

三是强化考核评估。落实质量督查制度,强化质量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