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筑牢群众安居梦 ——我市高质量改造农村危房小记
  • 发布日期:2023-08-28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农村危房改造是托起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安居梦”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市各级住建部门将保障低收入群众住房安全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坚持高标准推进。
  今年上半年,全市动态新增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87户,已开工295户,竣工234户,拨付补助资金372万元,直达资金支出进度达72.6%,开工率、竣工率、资金使用率均创历年新高,工作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位居全省市州第一,实现“区域整体优质过半”目标。
  严格审批程序 精准施策“扶上马”
  结合工作实际、服务对象需求、政策要求等,我市从危房鉴定、项目审批、过程监管、验收归档、资金拨付五个方面,全面细化工作流程,完善审批程序,形成完整闭合监管链条。
  对象精准识别。细化危房鉴定标准,对平地、山区等不同地区的土坯房、砖房等各种类型房屋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市、县、乡三级危房等级认定专家组逐户鉴定,鼓励三方机构鉴定,实现危房鉴定全覆盖,确保等级精准、标准统一,经济性合理性强。
  政策精准落地。严格按照户申请、村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复核批准的流程审批,层层建立工作台账,联合财政、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梳理和排查,锁定六类对象C级、D级危房数量,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质量精准把控。按照“五个基本”的要求,把安全选址和建筑材料作为拆除新建的首要标准,C级、D级危房严格按标准施工,各县市区持续跟踪检查,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不断提高改造质量标准。
  全面提档升级 一流标准“筑梦居”
  为确保危房改造达到目标,我市对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范围、政策落实、质量把控等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确保低收入群众住房安全。
  按照“农房排查无缝隙、危房登记无遗漏”的原则,全面排查我市农村住房,摸清危房底数,建立危房台账,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大数据比对和危房监管,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改造。
  紧盯“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分级分类,尽力改造,扩大改造覆盖面,应改尽改鉴定为C级、D级的唯一住房,依法拆除鉴定为C级、D级的“一户两宅”住房,对于非困难户的农村危房,按照“谁申请鉴定谁付费,谁改造房屋谁承担费用”的原则进行改造,属地政府提供技术指导但不大包大揽。
  持续深化农村危房改造腐败和作风建设专项治理,对历年来各级交办的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全面查缺补漏,不断完善改造农户档案信息,及时录入信息检索系统,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适时比对数据,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完善监管服务 用心用情“送一程”
  如何保证危房改造改出高质量、好效果?我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市住建部门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能,从技术、政策、风貌、监管等方面,切实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加强技术培训,以宣贯培训、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等形式,持续加强技术指导,累计召开现场会10次、县市区考察学习20余次、专家和技术人员实地指导10多次;免费发放30多套房型的农房建设图集10000余册;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建筑工匠2000余名,形成了一批懂技术、有经验、能打硬仗的农村工匠生力军。
  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低成本、可复制的危房改造工作新模式,同时注重挖掘地方建筑文化,融入村庄环境、特色旅游等,打造了一批随州地域特色民居风格。
  加强政策统筹,将农村危房改造同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安全饮水等惠民政策结合起来,兼顾改房子与整院子,既改了面子、又改了里子,全面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让群众居住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