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随州市审计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实施审计监督,努力服务改革发展。在报告时段内,共开展各类审计项目38个,提出审计意见建议280条,督促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110项。现将有关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2018年度,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改革创新驱动,切实推动“品质随州”建设。
——瞄准打赢三大攻坚战。健全政府债务审批管理和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落实化债主体责任,保持债务规模风险可控。全力开展金融乱象整治打击工作,因地制宜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保持金融市场安全平稳。筹资3亿余元投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等工作,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2万人,24个贫困村出列。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水资源保护等迅速推进,精准灭荒3.8万亩,河长制全面落实。
——全力建设品质随州。鼓励创新创业,优化营商环境,安排0.9亿元扶持自主创业,全市日均新增132个市场主体。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条,设立1亿元产业基金,统筹安排2亿元落实炎帝人才计划、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21.9亿元,想方设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争取各类债券资金20余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巩固民生保障。加大重点民生投入力度,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稳步提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投入1.3亿元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发放0.7亿元助学资金,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
一、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18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28.9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94亿元,非税收入3.39亿元,上级补助性收入13.1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85亿元,调入资金0.22亿元,下级上解2.39亿元),市本级财政总支出28.0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6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2亿元,上解省财政支出2.97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52亿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0.93亿元。
201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86亿元(其中:本级收入10.69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2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转贷收入0.78亿元、调入资金0.14亿元)。基金预算支出10.98亿元(其中:本级支出10.26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50亿元、调出资金0.22亿元)。收支相抵,结余0.89亿元,累计结余1.77亿元。
2018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9.47亿元(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33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2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20亿元,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基金0.42亿元)。社保基金预算支出7.35亿元(其中:企业养老基金支出3.54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16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24亿元,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基金支出0.42亿元)。当年结余2.12亿元,累计结余14.03亿元。
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32万元,调出资金24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审计表明,2018年度市本级、高新区的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是项目预算编制和管理不够精细。市财政局及高新区财政均未出台市级财政项目库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缺乏连续性。市财政部分专项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编制精细化不够,只明确了使用方向,未细化到具体单位。
二是部分预算执行不够规范。部分项目预算准备不充分,项目的总体预算执行平均进度为79.23%,市校合作等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不到20%,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此外,部分专项债券资金纳入预算后,未及时使用,导致大额结存。
三是部分财政资金清收处理不够及时。截至2018年底,市财政向3家企业出借的相关资金和向其他有关单位预拨的部分经费,未及时清收或处理。
二、市直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对226个市直预算单位201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对35个单位进行了重点延伸和追溯。审计表明:2018年,226个预算单位共安排指标43.3亿元,当年实际使用30.07亿元,总体执行率69.45%,预算执行进度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管理、会计核算、内控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仍需改进的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预算管理、编制和执行不科学不精细不严格。13家单位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实际执行差异大等问题。60个单位存在超预算或无预算列支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三公”经费支出或购置固定资产等有关支出4336.02万元;40个单位的7137.97万元项目预算资金,或存在预算编制过大,或存在项目执行不到位,或存在改变项目预算资金用途等问题,其中:因各种原因导致项目执行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此外,部分单位还存在决算数据不真实、上年度结余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未及时入账等问题,总金额8292.61万元。
二是部分单位项目管理和实施不科学,项目绩效不高。22个单位的3048.96万元项目专项资金滞留单位账面,未按要求及时拨付或落实到位,未充分发挥应有效益。3个单位存在部分项目未执行、项目执行进度较慢或违规外包部分应由自身落实的工作项目,导致项目绩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执行财经法规制度有偏差。58个单位存在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违规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未按规定计提工会经费、扩大开支范围、三公经费开支审批不严、财务报销手续不规范、政府采购执行不到位、会计核算或账务处理不规范、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现金管理混乱等问题,涉及问题资金总额近700万元。
三、审计建议
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推动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一是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研究压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盘活各类沉淀资金资产,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二是强化绩效意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改进绩效评价方法,加快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到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三是进一步增强预算编制的刚性约束,按照“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项目库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从源头上解决资金结余沉淀、项目期末突击花钱等问题。探索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和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统筹各类资金保障扶贫、污染防治、民生等重点领域,切实推进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进一步加大整改问责力度,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明确各单位主要领导的审计整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尽快将整改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督办和考核内容,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整改情况公开通报制度,以公开促整改,切实加大对突出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力度,着力遏制民生、项目建设等资金使用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完善联动机制,持续加大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的查办力度,依法依规追究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建立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以及“屡审屡犯”问题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健全激励干事创业的配套制度,将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与整治不作为问题相结合,明确界定容错范围、严格落实纠错措施,鼓励干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全力支持改革创新,提高工作绩效,切实推进品质随州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