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201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2019-09-30
  • 信息来源:随州市审计局
  • 编辑:随州市审计局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随州市审计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依法实施审计监督,努力服务改革发展。在报告时段内,共开展各类审计项目38个,提出审计意见建议280条,督促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110项。现将有关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2018年度,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改革创新驱动,切实推动品质随州建设。

——瞄准打赢三大攻坚战。健全政府债务审批管理和风险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落实化债主体责任,保持债务规模风险可控。全力开展金融乱象整治打击工作,因地制宜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保持金融市场安全平稳。筹资3亿余元投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等工作,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2万人,24个贫困村出列。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水资源保护等迅速推进,精准灭荒3.8万亩,河长制全面落实。

——全力建设品质随州。鼓励创新创业,优化营商环境,安排0.9亿元扶持自主创业,全市日均新增132个市场主体。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0条,设立1亿元产业基金,统筹安排2亿元落实炎帝人才计划、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21.9亿元,想方设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争取各类债券资金20余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巩固民生保障。加大重点民生投入力度,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稳步提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投入1.3亿元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发放0.7亿元助学资金,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

一、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18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28.9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7.94亿元,非税收入3.39亿元,上级补助性收入13.19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85亿元,调入资金0.22亿元,下级上解2.39亿元),市本级财政总支出28.0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6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2亿元,上解省财政支出2.97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52亿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0.93亿元。

201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86亿元(其中:本级收入10.69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2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转贷收入0.78亿元、调入资金0.14亿元)。基金预算支出10.98亿元(其中:本级支出10.26亿元、债务还本支出0.50亿元、调出资金0.22亿元)。收支相抵,结余0.89亿元,累计结余1.77亿元。

2018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9.47亿元(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33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2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20亿元,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基金0.42亿元)。社保基金预算支出7.35亿元(其中:企业养老基金支出3.54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16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24亿元,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基金支出0.42亿元)。当年结余2.12亿元,累计结余14.03亿元。

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32万元,调出资金24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审计表明,2018年度市本级、高新区的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是项目预算编制和管理不精细。市财政局及高新区财政均未出台市级财政项目库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缺乏连续性。市财政部分专项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编制精细化不够,只明确了使用方向,未细化到具体单位

二是部分预算执行不规范。部分项目预算准备不充分,项目的总体预算执行平均进度为79.23%,市校合作等部分项目预算执行进度不到20%,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此外,部分专项债券资金纳入预算后,未及时使用,导致大额结存。

三是部分财政资金清收处理不够及时截至2018年底,市财政向3家企业出借的相关资金和向其他有关单位预拨的部分经费,未及时清收或处理。

二、市直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226个市直预算单位201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对35个单位进行了重点延伸和追溯。审计表明:2018年,226个预算单位共安排指标43.3亿元,当年实际使用30.07亿元,总体执行率69.45%,预算执行进度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部分单位在预算编制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管理、会计核算、内控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仍需改进的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预算管理、编制和执行不科学不精细不严格。13家单位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实际执行差异大等问题。60个单位存在超预算或无预算列支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三公经费支出或购置固定资产等有关支出4336.02万元;40个单位的7137.97万元项目预算资金,或存在预算编制过大,或存在项目执行不到位,或存在改变项目预算资金用途等问题,其中:因各种原因导致项目执行不到位问题较为突出。此外,部分单位还存在决算数据不真实、上年度结余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非税收入未及时入账等问题,总金额8292.61万元。

二是部分单位项目管理和实施不科学,项目绩效不高。22个单位的3048.96万元项目专项资金滞留单位账面,未按要求及时拨付或落实到位,未充分发挥应有效益。3个单位存在部分项目未执行、项目执行进度较慢或违规外包部分应由自身落实的工作项目,导致项目绩效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执行财经法规制度有偏差。58个单位存在违规开设银行账户、违规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未按规定计提工会经费、扩大开支范围、三公经费开支审批不严、财务报销手续不规范、政府采购执行不到位、会计核算或账务处理不规范、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现金管理混乱等问题,涉及问题资金总额近700万元。

三、审计建议

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推动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一是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研究压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盘活各类沉淀资金资产,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二是强化绩效意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改进绩效评价方法,加快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到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三是进一步增强预算编制的刚性约束,按照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要求,进一步完善落实项目库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从源头上解决资金结余沉淀、项目期末突击花钱等问题。探索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和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统筹各类资金保障扶贫、污染防治、民生等重点领域,切实推进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进一步加大整改问责力度,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明确各单位主要领导的审计整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尽快将整改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督办和考核内容,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整改情况公开通报制度,以公开促整改,切实加大对突出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力度,着力遏制民生、项目建设等资金使用中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完善联动机制,持续加大严重违纪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的查办力度,依法依规追究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建立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以及屡审屡犯问题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健全激励干事创业的配套制度,将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与整治不作为问题相结合,明确界定容错范围、严格落实纠错措施,鼓励干部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全力支持改革创新,提高工作绩效,切实推进品质随州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