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州市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审计署、省厅关于投资审计转型的新要求,采取“五项措施”规范和完善投资审计工作,促推投资审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一是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凝聚广泛共识。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投资转型要求,争取市领导支持。先后3次组织各县市区审计机关、平台公司、相关建设单位,集中学习传达投资审计的新理念、新要求,凝聚广泛思想共识。同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20余项,结合随州实际,修订完善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
二是坚决退出无关事项,维护投资审计独立性。彻底退出了各类与审计法定职责无关的、可能影响依法独立进行审计监督的议事协调机构或工作。没有参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预(概)算编制、立项决策、项目审批核准等过程的工作;没有参与建设项目招投标的开标现场监督、评标过程监督、中标结果确认等工作;没有参与建设项目的资金拨付、利息认定、变更签证确认、材料价格认定、隐蔽工程验收签字等工作。
三是严格实行计划管理,保障投资审计质量。所有投资审计项目一律在内网规范操作,不搞简易程序。年底要求承担项目建设的各个平台公司和有关建设单位,将下一年度需要报审的重点项目基本情况报送备案,对项目实施主体、投资规模、资金性质、建设内容、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等进行调查摸底,将事关全局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民生项目等作为审计重点,优先纳入项目计划。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确保质量”的原则,遴选确定计划内项目,推进项目计划安排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四是注重突出审计重点,提高投资审计效益。坚持审计质量与效益优先,有重点、有成效地推进投资审计,彻底纠正片面追求工程造价审减额的做法,加大查处工程管理和违法违纪事项的监督缺位问题。重点对施工招投标、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程质量管理、资金使用、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着力促进建设单位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如在审计高新区某道路时发现,由于项目建设单位履职不到位,导致该项目大量增加土石方的挖填量,最终造价超中标合同价45%,使政府多支付工程款900多万元。审计揭露上述问题并剖析背后原因后,向有关部门建议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五是健全完善内控制度,降低投资审计风险。在加强投资审计人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做好审前廉政谈话、审中廉政巡查、审后廉政回访的同时,重点把好“四关”,即项目报审关、项目程序关、项目审理关、中介管理关。完善项目报审制度,强化项目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修订完善《随州市政府投资审计项目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法定审计程序,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经实质性复核审理后出具审计结果类文书。出台《随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复核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投资审计项目复核审理行为。如对仿古建筑、大型桥梁等专业性强的项目,坚持专家咨询制度,确保投资审计质量。建立中介服务“准入退出”制度,凡发现有弄虚作假、恶意串通等严重失信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中介机构、执业人员,在严肃通报和责任追究的同时,坚决给予“拉黑”处理,切实规范中介行为、防范中介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