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23099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09-20 11:05
  • 信息来源: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编辑: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尊敬的张凤成委员: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碳达峰背景下我市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切实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工业清洁生产、行业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一、强化规划引领和产业优化布局。出台《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随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随州市十四五节能减排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责任清单》、《随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随州市2022年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正在组织编制《随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四五时期各个领域发展规划,对《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开展环评,进一步提高项目引入的环保标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设备,优化工业领域能源结构。同时,按照规划指引,优化产业结构,合规确认随州市青春化工工业园、广水市化工园区为省级化工园区选择5G及配套零部件、应急救援装备、新型功能材料、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专用汽车等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新兴产业占比上升至28%持续推动数字赋能工业经济,全市累计建5G宏基站2090个,43家企业入选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3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4家企业入选全省上云标杆企业。

二、强化清洁生产和工业节能改造助力工业企业技改提能,重点引导企业广泛应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装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装备,促进工业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华鑫冶金投入建成全封闭料场犇星新材料投入5000多万元更新污水处理设施。鼓励三峰透平、双剑风机研发节能综合利用风机,支持三峰透平、永阳防水申报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推荐金环水泥等4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组织华鑫冶金、新兴全力、金龙新材料等11家企业申报节能诊断服务,推进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青岛啤酒、广彩印刷两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华鑫冶金成功申报工信部废钢循环利用示范企业。落实《随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对新上节能减排项目的企业予以补贴,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强化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拟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全市累计发证400多张,排污许可登记2000余家,正在探索实施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全面完成4家危化品生产企业关改搬转工作任务,推进汽车行业VOCs污染整治。严格管控两高项目,强制开展两高项目资源环境影响部门联合评估。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已公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家,出台的随州高新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通过省评审验收。指导冶金、水泥、石材、纺织等重点行业,拓展综合利用方式,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投资10亿元的新煌废钢、废铜、废铝等循环利用项目加快建设,华鑫冶金累计投入8亿元发展循环经济,炜烨再生资源被工信部认定为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企业,石材行业在采取矿山植绿、现场降尘、水体净化等举措加强环保整改的基础上,从项目准入环节严控环保关,重点招引和扶持以石粉和碎石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符合环保标准产品的新型建材企业,相继引进闽昌循环、中润循环、鑫峰环保、众益陶瓷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润循环已达到日吞吐边角废料、锯泥各1万吨的能力,闽昌循环已建成投产处理尾矿250万方的建筑骨料全自动环保型生产线。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委员提出的我市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努力在规划落实、产业培育、数字赋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我市在碳达峰背景下工业经济有效绿色转型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规划政策落实。牢固树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营造全市协同推动工业经济低碳转型的良好范围。定期评估规划落实情况,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建立地方和部门上下联动、横向衔接的统筹产业布局工作机制,聚焦《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随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随州市十四五节能减排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责任清单》、《随州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制定出台实施细则,定期加强评估督导,确保我市就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规划和政策工作措施落地落实。

二、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引领。顺应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形势,融入新时代工业4.0,以产业创新发展为导向,突出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等创新政策,综合政策、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引导推动企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政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开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产品技术研发,重点支持企业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企校合作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聚焦我市专用汽车、食品加工、冶金建材、风机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实施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承担省级以上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全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数字赋能产业战略,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依托我市专用汽车产业优势,鼓励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向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网联终端、车辆智能化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三、进一步加强产业绿色转型。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技术落后、污染环境、附加值低的项目提高门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支持企业采用环保新设备、新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围绕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随州高新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建设随县石材绿色循环产业园、广水杨寨新煌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花岗岩尾矿及加工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石材综合利用项目、钢铁冶金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资源节约示范区。推进绿色园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建设随州高新区青春化工园区、广水化工产业园及废钢、华中石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化发展,培育新材料产业,培优做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提升绿色环保新兴产业发展能级。依托随州汽车改装优势,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引导发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支持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华中地区重要的环保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耳机为主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智能车载设备、智慧医疗设备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等新兴领域。

                                                 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69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