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2113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2-09-01 10:04
  • 信息来源: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编辑: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对市政协次会议第22113号提案的答复

周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旅游产业集成发展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随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您的提案突出展示了您对随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客观反映了当前随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显著问题,所提建议也十分中肯,对充分挖掘随州旅游资源价值,全面发挥随州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助推随州旅游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结合您所提意见建议,就推动我市旅游产业集成发展,现答复如下:

一、明确发展目标

20223月,市政府印发了《随州市文化旅游业(体育、广电)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明确了定性定量的总体目标任务,指明了可行可达的宏观发展路径。在产业目标上,十四五末年接待游客要超过31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超过210亿元,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超过12%。实现文化和旅游总产值500亿元。

    在品牌创建上,以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完成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新增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个,新增国家及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新增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3个,新增国家4星级及以上酒店2个。在公共服务上,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集散及咨询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等标准化覆盖率不断提高,智慧旅游应用覆盖主要文化旅游景区(点),旅游交通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在社会效益上,本地居民旅游幸福指数和外地游客满意度持续双提升,旅游对本地就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以旅游为载体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下一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213月印发的《随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有关目标要求和工作部署,强化目标统筹、坚持远近结合、贯彻结果导向,争取用三年时间,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倍增发展,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为将随州市打造成为华中优秀旅游目的地、现代公共文化示范市、全国有吸引力的谒祖圣地打下坚实基础。有关工作的跨地区跨部门协调统筹和半年考核正持续进行。

二、推进品牌创建

今年以来,全市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持续突破,成效显著。大洪山旅游度假区通过省文旅厅验收性评定,被认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广水明月湾度假村景区对标A级景区创建标准,成功创建3A级景区。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和广水市十里街道办事处观音村荣获湖北旅游名村称号。西游记公园、千年银杏谷被确定为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云峰山万亩茶园和湖北正路职业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云峰山万亩茶园景区启动4A级景区创建,正积极准备4A级景区景观价值评审。裕国菇业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程力专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对标争创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炎帝故里景区、大洪山景区正积极争创省级文旅旅游示范单位。下一步,我局将围绕随州旅游特色,继续做好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大文章,以品牌创建提升产业能级,以品牌打造提振产业活力,持续唱响神韵随州,一见钟情的城市旅游主旋律。

三、强化旅游营销

开年以来,我局积极克服国内严峻复杂、散点偶发的总体疫情形势对旅游发展工作和全市旅游市场的不利影响,紧抓有力时机,强化旅游营销,全力推进旅游产品丰富供给和旅游市场持续恢复。制定全年系列节庆活动方案,组织策划以每季一批主题活动、每月一项大活动、不定期N个小活动为体系的全年文旅营销活动。积极克服疫情影响,重点发力市内游、周边游、周末游旅游市场。春节期间,我市重点景区推出年味浓、更惠民的新春系列活动,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03.2万人次,较2021年同比增长4.4%;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3.8%。推出拜炎帝虎虎生威·游随州花花世界为主题的云上赏花六节联展系列活动,竭力为广大市民打造别样的云上桃花节。五一期间积极发力本地游,推出9条精品旅游线路,共接待游客7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2亿元,分别恢复到2021年同期的78%91%。启动解局长带你游随州视频号流量扶持计划,已发布六期专题宣传推介视频,全网浏览量近200万人次。随州洛阳美好乡村生活节创新举办,网络热度破千万。壬寅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功举办,壬寅年炎帝文化庙会暨《文明之光》大型文化活动在神农部落盛大举行。积极参与全市盛夏美好生活季活动,惠游随州全面启动,激发文旅消费动能。随州非遗少年说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助力随州非遗在校园传播传承。

四、做好企业纾困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市旅游市场持续遭遇重大打击,市场主体普遍面临生存的难题和发展的困境。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做好对旅游企业的纾困解难工作,强化产业政策帮扶和经营对接指导尤为重要。2022年以来,我局切实贯彻省、市惠企纾困系列政策措施,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全面推进旅游企业纾困解难工作。

1.强化金融扶持。一是2022年初积极参与推进全市金融稳保早春行工作,全面收集西游记公园、神农部落等多家全市重点文旅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接市人行推送了企业融资需求信息;二是20226月以来,贯彻省文旅厅有关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全市旅游企业贴息帮扶工作,制订工作实施指南。714日联合市、县文旅、财政、人行等部门召开政银企旅游企业贴息帮扶督办会,切实推进文旅企业金融纾困工作;三是7月向全市重点文旅企业广泛宣传《随州金融惠企政策汇编》,指导文旅企业联系对接金融机构争取金融惠企政策支持。

2.提供文旅产业奖励项目资金支持。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随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随政发〔202010号)、《随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随文旅规〔20201号)等文件精神,我局于今年2月底开始组织实施了2021年度文旅产业发展奖励资金项目申报及评选认定工作。经规定程序,已确定申报材料完全符合奖励实施细则的申报单位或个人共16家,涉及奖励资金总额为291.75万元,市领导已签批同意其中的市级两项资金共230.25万元。目前正加快推进该项资金的兑现拨付工作,将为随州欢乐世界、随县神农部落等去年新评定A级旅游景区提供及时的奖励资金支持。

3.推动旅游消费券促销惠企工作。按照省文旅厅有关工作部署,启动实施我市惠游湖北旅游消费券投放工作,面向全市广大市民发放电子消费券,刺激旅游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广泛宣传和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和商户向平台企业报名参与活动,抓住政策契机,享受政策红利,吸引政策流量,为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注入强心针,为激活全市旅游市场加入催化剂。旅游消费券投放活动已于623号启动,首批5家平台第一批资金80万已拨付,第一阶段实际核销率34.52%,位列全省第4名,7月两批次活动资金249万本周内可拨付到位。

五、延伸产业链条

以旅游资源资产运营为基础,促进旅游产业链六要素的有效联动,并沿着旅游商品、文创产品、演出演艺、创意设计等方向对其进行延伸拓展,不仅能促进分工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也能刺激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益。

为深入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战略,完善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服务,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我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于20227月开展随州市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点评选工作。活动旨在通过评选推出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完备,销售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为乡村旅游游客提供旅游购物市场、乡村旅游购物街区或者购物点相对集中的乡村旅游购物区域,将随州土特产品和特色文化纪念品集中包装打造成优势旅游商品,提升旅游产业经济附加值。目前县(市、区)的商户集中申报正在进行,720日截止。

按照《随州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关于提升一批存量景区景点的内生发展活力的有关工作要求,2021年以来我局多措并举,强化旅游产业创意元素打造,提升旅游产业质效能级。一是引进大型文旅投资主体对炎帝故里、千年银杏谷等相关景区进行嫁接重组、产品重构,引入专业旅游运营机构对相关景区景点进行托管或联营。二是组织本市花鼓剧团、民间文艺团队进景区,实现炎帝故里、青铜古镇演艺常态化。三是将文化活动、体育赛事与旅游营销相结合,组织文化活动、体育赛事进景区,实现效应叠加。四是依托重点景区创作一批戏曲、动漫、歌曲等文艺作品,抓好编钟乐舞和随州花鼓戏转型升级,将大型历史剧《随国金声》和编钟乐舞打造成地标性剧目,形成新的旅游热点。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趋稳,有关工作正克服资金紧张、人才不足等困难渐进式推进,常态化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