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邹炎平委员:
现将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2125号提案提出的有关《关于市校合作的建议》的提案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市校合作是我市的一大创新亮点工作。五年来,我们坚持科技创新,深化市校合作,实施柔性引才,创新平台越来越优,创新人才越聚越多,成果转化越变越多,随州名片越擦越亮。今后,科技部门将立足工作职能,按照提案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深化市校合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市校合作精准对接
1.关于市校合作工作方案的构成。根据以往工作惯例,市校合作工作方案由一个市领导联系一所高校、一个工作站对口联系一所高校、一个工作站主要负责人负责联系一所高校相结合而构成。市委组织部对口联系武汉科技大学,市委宣传部对口联系武汉轻工大学,市委统战部对口联系湖北大学,市委外办对口联系中南民族大学,市发改委对口联系武汉工程大学,市教育局对口联系华中师范大学,市科技局对口联系华中科技大学,市经信局对口联系武汉理工大学,市财政局对口联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市人社局对口联系武汉大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口联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市农业局对口联系华中农业大学,市商务局对口联系湖北工业大学,市文旅局对口联系武汉音乐学院,市卫健委对口联系湖北中医药大学,市招商局对口联系武汉纺织大学。
2.今年高校工作站的调整情况。由于几个相关工作站提出专业不对口申请调整对口联系高校等原因,市校合作办进行认真研究并征求相关工作站主要负责领导同意,审慎地做了部分调整,将市水利局原联系湖北经济学院调整为三峡大学,原联系三峡大学的工作站市金控集团调整为配合部门;将市地方金融局原联系的江汉大学调出,更换为联系湖北经济学院;由于市教育局本身联系华中师范大学,将去年新签约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调整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
二、实施市校合作科学考核
1.关于市校合作责任目标考核清单的构成。根据以往工作惯例,市校合作责任目标考核清单由19个高校工作站、7个配合部门和5个县市区组成考核对象,由责任单位、工作任务和分值构成清单框架,由基础工作、创新平台、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构成考核内容。
2.今年市校合作考核清单的调整情况。一是经过市校合作办认真研究,本着认真负责和科学考核的态度,坚持“轻形式、重内容、出成果”的原则,考核内容突出“科研平台、柔性引才、成果转化”的重点,所以在考核清单中框架设置和分值配给就是沿用于此。二是考核清单前期已经认真地征求过相关市直部门和县市区的意见,反馈意见显示大部分为“无意见”,征集到10条明确意见,其中采纳7条,未采纳3条,均已反馈并达成共识。
三、实施市校合作广度拓展
1.打破过去市校合作院校范围的局限。今年,我们市校合作工作坚持“轻形式、重内容、出成果”的原则,考核内容突出“科研平台、柔性引才、成果转化”的重点,市校合作对接联系的原则是“一个高校工作站以一个对接高校为主,可以同时联系其他专业对口高校”,工作站联系主对接高校之外的高校也算工作成绩,这样,就打破了过去一个工作站只对接一所高校的局限,实现市校合作工作的多样化、实用化、科学化。
2.广泛收集市校合作线索信息。今年,我们市校合作办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工作模式,根据工作实际变化情况,迅速将过去“一对一结对”调整为“一对一联系”,市校合作的项目上合作可以对任何高校,不受“一对一结对”的传统思维限制。同时,我们广泛发动县市区,最大范围收集市校合作线索信息,摸清全市市校合作基础底数,为下一步市校合作精准对接、发展壮大夯实基础工作。
2022年6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