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对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6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2-11-30 17:50
  • 信息来源:随州市公安局
  • 编辑:随州市公安局
  • 审核:杨文明
打印


尊敬的李克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行驶的建议》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收到您的建议后,副市长、公安局长柴普军,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学忠等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责令交警支队组织工作专班开展调研,研究制定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工作。

一、非机动车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参与道路交通的刚性需求不断上涨,虽然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机动车的增长全面提速,但是在短程或近距离出行上,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出行成本依然十分低廉。还有一些超标电动车、助力车,生产、销售缺少监管,打着非机动车的旗号,轻便快速,无需办理也无法办理牌证手续,深受群众青睐,致使非机动车的数量相当可观。非机动车量大、轻便、灵活,在大街小巷中肆意横穿,导致非机动车的管理存在着难管、难治、无力管的现状,成为各地交通管理的难点,对正常道路交通秩序直接构成了影响,也导致非机动车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居高不下。目前,我市非机动车通行存在三大问题:一是道路条件限制,无法设置非机动车道。主城区大部分道路狭窄,路口无法设置非机动车道,路段只能施划不到2米宽的非机动车道。设置机非隔离护栏,车道无容错空间,车道利用效率低,不能相互借道通行,大量的非机动车、超标电动车、助力车根本无法正常通行。而且,主城区断头路多、路网缺乏,多条道路汇入一条道路,形成流量叠加,局部区域严重超过承载能力,经常发生拥堵。大部分老城区商业区路段,无立体交通,人行横穿与机动车直行平面交叉,人非、机非混行现象普遍。二是现有的非机动车道驾驶人不愿走,利用效率低。城区一些设有花坛隔离的非机动车道,因为花坛开口多,摩托车、超标非机动车混行,公交、出租车停靠上下客,小区、单位车辆出入,违法停车等干扰,非机动车通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加上部分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哪里宽往哪走,导致宽阔的非机动车道利用效率不高。三是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普遍,管理难度大。非机动车走快车道,逆向行驶,在路口闯红灯,越线停车,与机动车争道抢行等现象普遍存在。在路口只要没有交警值守就闯红灯,自觉遵法意识不强,存有侥幸心理。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查处难度大,虽然现有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非机动车通行规则制定比较全面,也规定了处罚标准,但对违法行为该如何处罚则规定不够具体。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非机动车没有牌、证的制约,绝大部分交通违法车辆不配合检查,更带有从众心理,导致交通违法带有一定普遍性,民警在执法中常常遇到“法不责众”的尴尬局面。发生交通事故后,由于非机动车无牌无证、没有参加保险,一旦发生伤亡事故,受害当事人很难得到相应的赔偿。

二、工作措施

一是建设机非隔离护栏试点,形成各行其道理念。计划在解放路交通大道至舜井大道路段安装机非隔离试点,最大限度减少因支路口、公交站、垃圾桶等护栏开口,通过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加强引导,实现机非隔离。以试点带动交通参与者形成各行其道的理念,并根据试点建设效果情况逐步推动机非隔离设施建设。

二是协调职能部门,完善“非机”设施。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会同公路、城市规划等职能部门,按照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主体工程“三同时一验收”的要求,规划绿化带,使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严格分离,确保非机动车正常通行,积极为非机动车出行安全构建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三是加强路面管控,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加大交通秩序管理力度,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违法的严管严治,特别是继续加大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的清理整治,还路于车,让非机动车行驶更畅通、更安全。并通过采取中心护栏隔离、单向调头、禁停禁靠、禁左禁行等手段,优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加快交通设施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勤务模式的改革调整,提高警力安排的科学性、调度的精准度,科学组织城市交通,提高城市整体通行效率。

四是加强交通宣传,增强交通意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城乡环境整治”等活动,在全社会进行安全、文明交通宣传。利用交通安全劝导活动,帮助交通参入者养成规范出行的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自我约束意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遵守,引导非机动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提高他们的遵章守法意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为公安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

    

随州市公安局

                         2022年6月30日

主管领导姓名  杨学忠      

经 办 人 姓 名  朱世科      

邮 政 编 码  44130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2份)、市政府督查室(2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