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炎帝故里稻米香 ——聚焦人大代表关于促进随州香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办理
  • 发布时间:2022-08-20 09:45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8月17日,在随县安居镇聂家寨村,2000多亩随州香稻进入抽穗扬花期,阳光洒在稻穗上,绿浪翻滚稻花香。站在高处远望,稻田中呈现“随州香稻”等字样。今年市众联粮食生产专业合作联社引导当地农户连片种植随州香稻,这里是试点之一。
  随州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源头,自古以来就盛产优质稻米。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香稻产业,致力打造“随州香稻”区域公用品牌。
  如何让随州香稻香飘万家,一些人大代表每年都会结合自身实践,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在今年初的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随州种粮大户肖保新提出《关于促进随州香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香稻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议》,市农业农村局主办。“随州年产稻谷过百万吨,随州香稻品质和口感都非常好,但一直以来却有个尴尬的现象:随州商家不喜欢卖随州大米、随州人不吃随州米。归根结底,还是随州香稻品牌不够响。”肖保新在建议中说,“通过创建香稻生产示范基地,展示香稻品种特性、规范种植过程,建立稻米产出的可追溯系统,拓展农耕体验游等,让大众广泛关注并喜爱上随州香稻。”
  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好产品是前提,选品种、扩规模是抓手。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先试验示范再推广,从全国各地引进100多个新品种,连续多年开展优质稻品种展示试种。通过品种表现和产量分析,筛选推广“又香忧龙丝苗”“华夏香丝”“红两优1566”等随州香稻主推品种,并以稻米加工企业为主体,引导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扩大优良品种规模。
  在随县澴潭镇梅坵村,五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近2000亩香稻长势良好。“一般的优质稻呈深绿色,但香稻要像这样泛点淡黄色才更好,这样结实率更高。”合作社负责人王军业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发展随州香稻70.3万亩,推广“双订单”55.6万亩,打造千亩以上随州香稻种植基地75个。
  种好、加工好,才能出好米。湖北大自然米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集订单种植、收购、低温烘干、储备、加工、电子商务等于一体,也是我市11家授权加工“随州香稻”的企业之一。去年,公司规划总投资1.6亿元兴建了新的粮食加工园区,引进年加工20万吨优质稻米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
  在公司加工车间看到,经多道碾米、筛选、抛光等工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精米输送到包装加工线,再套上统一设计的印有“随州香稻”字样和炎帝神农等图样的包装袋。现场米香浓郁。
  “公司每年加工的大米中,随州香稻占一半。等今年新米出来,我们将新增‘炎帝八大功绩’系列的新包装,将厚重的农耕文明与现代经营理念结合,进一步叫响‘随州香稻’品牌。”大自然米业总经理陈实说。
  今年初,由市稻米产业协会在随州城区发起成立了“随州香稻”展销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自营授权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推广、销售随州香稻。
  “随州香稻是经袁隆平院士点赞的好产品,这个产业大有可为。下一步,将把办理代表建议与推进香稻产业发展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品牌创建,让‘随州香稻’真正扎根随州,畅销省内外。”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