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筑牢“第一道防线”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聚焦人大代表关于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的建议办理
  • 发布时间:2022-08-04 08:33
  • 信息来源:随州日报
  • 编辑:黄振忠
  • 审核:系统管理员
打印

村民吴某牵水管抽水灌田,方某骑摩托车路过轧破了水管。吴某认为方某是故意为之愤而责骂,方某认为自己“并非故意,只是没注意”但却遭“辱骂”,一气之下动了手,二人僵持不下。近日,随县尚市镇尚市店社区,两村民发生矛盾纠纷。尚市店人民调解员、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池勇主动介入调解,当天吴某、方某便互相致歉,方某赔偿修水管的费用。
  “这两人其实还沾着亲,最终赔偿的也只有几十块钱,事情并不大,但如果矛盾没及时化解,让两人一直憋着一口气,那后续可能会发生更大的矛盾纠纷,埋下隐患。”池勇说。
  人民调解是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渠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在今年初的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湖北磊落律师事务所律师冯祥文,提出《关于加强和完善以村(社区)、镇(街道)人民调解为基础,以专(行)业人民调解为补充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建议》。
  在建议中,冯祥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大量实地调研,以详实的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市各类民事纠纷案件呈持续上升趋势。”他说:“这一方面反映社会诚信体系的脆弱,一方面也体现出社会对司法的信心在逐步增强,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法院案多人少,人民调解极为必要,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着深远意义。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交办,市司法局主办,从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推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提质。
  近年来,我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完善,目前全市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1000余个,人民调解员4000余人,其中村(社区)、乡镇(街道)人民调委会的调解员绝大多数由村镇治保主任等人兼任。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村级人民调解为基础,以乡镇人民调解为框架,以县级人民调解工作为指导,以市级为统筹覆盖城乡的调解网络;通过设立首席人民调解员、分级培训、结对共建等,提升人民调解员专业能力水平。2019年至2021年,我市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37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8%。
  人民调解虽不能最终定纷止讼,但具有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人民调解,把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大大减少了信访量、诉讼量和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群体性突发事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历史上有着上千年乡贤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优良传统。在人民调解实践中,各镇村探索出一条适宜本镇本村的调解工作机制。
  广水市广水街道共有52个人民调解组织,在当事人自愿、平等和尊重当事人诉权的基础上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做到简单纠纷当天调处、一般纠纷7天内调处、疑难纠纷1个月内调处,充当党委政府的“减压阀”,搭起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尚市店社区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5年以来,尚市店将“逢四说事”升级为“逢事说事”,居委会成员既是村干部又是调解员,在结对共建单位随县司法局的指导协助下,创新推出“12345”法治工作法,坚持矛盾纠纷不回避、不上交、不过夜,连续10多年来无违法犯罪、无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
  “基层的矛盾纠纷无外乎涉及用地用水、劳资关系、借贷不还、婚姻矛盾、不赡养老人等,一般事不大,更多是为争一口气。基层人民调解员人熟、地熟、情况熟,让双方坐下来,论规矩讲情理,尽量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随县司法局副局长殷发明说。
  “建议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对接,增强对人民调解组织的指导培训,筑牢‘第一道防线’,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冯祥文表示将持续关注建议的进一步办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