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新闻发布会 | 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招商引资“双管齐下” 宜昌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 发布日期:2024-02-27 13:54
  •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 编辑:罗皓月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2月18日,新春上班第一天,宜昌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抢抓招商引资开门红,并出台《关于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全面拉开新一年招商引资工作序幕。

“今年,宜昌将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0个。”2月26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战开门红 市长话经济”新闻发布会上,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表示,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作示范,是省委赋予宜昌的重要使命。宜昌将对标对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实施路径,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和三峡水运新通道即将全面启动等重大机遇,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长江宜昌段清澈的江面千帆竞发,整治后的两岸景观如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谭雪姣 摄)

2月26日,当枝松高速公路枝江长江大桥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该桥主桥全长1549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径双塔单侧钢—UHPC组合梁斜拉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李巧爱 黄路遥 摄)

投资增速连续领跑全省

“要开门红,更要月月红、全年红”

近年来,宜昌在投资和项目建设上持续加力,投资增速连续领跑全省。

“今年,宜昌将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不仅要开门红,更要月月红、全年红。”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邓明亮介绍,宜昌将抢抓国家宏观政策集中发力的“窗口期”,同时抢抓三峡水运新通道、宜涪高铁、宜常高铁等项目开工建设的机遇,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力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0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400个。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宜昌将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一季度,宜昌将聚焦77个省级重点项目和218个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举行全市项目综合拉练,加强项目调度和服务保障。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将不少于140个。

对全市200个10亿元以上跟踪在谈项目,宜昌市县党政“一把手”挂帅拜访,力争新签约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同时,加大驻点招商力度,新增驻点城市10个,确保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片区重点城市。

坚定不移强工业兴产业

新兴千亿产业振翅欲飞

2023年,宜昌完成工业总产值4964.3亿元,同比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宜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朱汉洪介绍,宜昌将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全力支持兴发集团、宜化集团加速迈向千亿级,力争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业年度产值分别达到16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700亿元,百亿级企业达到10家。

一季度,宜昌将全力推动三宁精制磷酸、人福大健康产业园、安琪生物科技园等170个工业项目开工,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兴瑞有机硅、美琪大健康等80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

持续推动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宜昌今年将加快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不低于50%。重点围绕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

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34%岗位需求来自新项目

今年前两个月,宜昌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12%。

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向军介绍,相比往年,今年宜昌就业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返乡回流意愿较强,今年以来新增返乡就业创业5493人,同比增长15%;二是新项目对就业拉动较大,一季度收集岗位的34%来自新投产新开工项目;三是市外招聘热度上升,新增市外人员在宜就业3519人,同比增长6%。

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宜昌今年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亿元,促进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就业。同时深化与渝东湘西等地劳务协作,密集组织各类招聘活动,计划全年举办招聘会500场以上。

制定发布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全年将举办培训班2000个、培训6.5万人以上,确保全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5万人以上。

聚焦假日、新型和大宗消费

城市消费业态不断创新

2023年,宜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增长8.8%,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

宜昌市商务局局长覃扬波介绍,今年以来,宜昌聚焦假日消费、新型消费、大宗消费,先后已举办了三峡物流园年货节、西陵庙会等40多场大型促消费活动。新春灯会、体育过大年、冰雪消费季等文旅体活动,带动餐饮、住宿业火爆“出圈”,限上餐饮较去年同期增长33%、住宿营业额增长20%。

春节期间,宜昌日均消费规模较2023年增长59.7%,网络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消费规模全省排名靠前。宜昌承办的全国网上年货节湖北分会场启动仪式,现场签约1.5亿元;投放的“湖北汽车消费券”“惠购湖北”新春消费券,带动汽车销售4700余台,消费额超过7亿元。

今年,宜昌将聚焦业态创新,不断挖掘消费潜能,力争限上企业公共网络零售额突破100亿元,新增限上电商企业100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5亿元。

新增民营企业贷款不少于200亿元

民营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家

截至2023年底,宜昌民营经营主体近70万户,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168亿元,全年净增加185亿元;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6%,同比下降了0.49个百分点。

“今年,宜昌新增民营企业贷款将不少于200亿元。”宜昌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江必忠介绍,今年以来,宜昌已开展2场金融“早春行”活动,签约授信金额超过600亿元;新增民营上市公司1家、过审1家,民营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家。

据了解,宜昌今年将开展金融工具落实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对接、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四大金融专项行动,安排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对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出现损失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补偿。同时安排近1亿元预算资金,对民营小微企业首贷户、创业担保贷等给予贴息,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给予奖补,进一步降低全市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