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 发布日期:2022-03-07 09:05
  • 信息来源:新华社
  • 编辑:张春燕
  • 审核: 胡欢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2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必须爬坡过坎。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持续发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条件,特别是亿万人民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我们还积累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大力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
  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 
  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要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依法打击偷税骗税。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稳定外贸。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积极利用外资。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东北地区投资。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
  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
  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会动员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
  ●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
  ●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
  ●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各方面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
  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
  ●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
  ●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
  ●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
  ●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搞粗放型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尊重发展规律、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各方面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善于运用改革创新办法,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共同奋斗,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