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广水市、曾都区科经局,随州高新区经发局,市直相关部门:
现将《随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12月16日
随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2-2030年)
目 录
一、规划背景 7
(一)武汉城市群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 7
(二)专用车制造产业基础雄厚 9
(三)具备较好的制氢、储氢资源 11
(四)燃料电池专用车应用场景丰富 12
(五)大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12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基本原则 13
(三)发展定位 14
(四)发展目标 16
三、重点任务 19
(一)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19
(二)打造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20
(三)打造产业制造高地 21
(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多元应用 21
(五)构筑氢能供应网络 22
(六)加强区域合作 22
(七)实现人才集聚 23
四、环境影响评价 25
(一)综合评价 25
(二)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5
五、安全风险评估 27
(一)潜在安全风险 27
(二)应对措施 28
(三)总体结论 29
六、保障措施 30
(一)加强组织实施 30
(二)加大资金支持 30
(三)推动政策落实 31
(四)完善合作机制 31
随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2-2030年)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是顺应全球新能源技术变革、占领产业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是应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战略的重要立足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横跨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对新时代能源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保持随州市在全国专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快推进随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湖北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根据国家五部委发布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财建〔2020〕394号)的相关要求,以“聚焦技术创新、找准应用场景、构建完整产业链”为重点,按照“产业互补、优势互促、资源互用”原则,组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集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优质资源,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新模式,构建“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和产业内循环体系。
2022年11月4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北省能源局印发《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紧紧围绕全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及发展战略,从产业政策、科技创新、审批服务、财税金融和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2条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工作抓手、细化具体措施,抢占氢能产业新赛道,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全面推进氢能强省建设。
武汉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以武汉市为主体,襄阳市、宜昌市、十堰市、随州市、黄冈市、荆门市、孝感市共同承担城市群示范应用目标任务。武汉示范城市群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燃料电池整车、系统和核心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制造产业链齐全,各城市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紧密合作关系。武汉在膜电极、电堆、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具备自主可控的研发能力和批量化制造水平;十堰、襄阳、随州等参与城市在重载货车、轻型物流车、客车、专用车以及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催化剂、储氢气瓶等方面具备自主可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武汉城市群集聚了100余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在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等方面具有“自主可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工业副产制氢、液态储运氢等产业链技术方面具有较好的产业化能力;同时在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的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具备完整的技术能力,可为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推广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和产业支撑。
武汉市人民政府于2022年3月印发了《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产业链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达到3000辆,建成加氢站35座以上。并于2022年8月发布《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意见的实施细则》,对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明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随州是全国重要的专用车生产基地之一,全市具有专用车生产资质企业达到74家;规上零部件企业达到106家;已形成年产22万辆专用车的生产能力,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2021年生产专用汽车16.9万辆,专汽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530亿元,同比增长22.9%。
随州市拥有新能源整车资质企业3家,年产能2.5万辆,全市形成了研发、生产、配套、售后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其中湖北新楚风、程力集团、东风随专、宏宇专汽、五环专汽、凯力专汽、新中绿专汽等企业可批量生产纯电动环卫车、运输车、垃圾车、清障车、洗扫车。截至2021年底,全市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公告达到50多个,累计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2万辆,累计安全运行里程已超过300万公里。
在上装配套件产业链领域。随州可生产罐体、液压油缸、水泵、油泵、真空泵、水箱、油箱、阀门等专用车上装零部件。重点企业有元辰传动轴、亿丰泵业、华特汽配、华大弹簧、神马齿轮、锦程汽配、宏远机械、永新机械等。
在底盘零部件产业链领域。随州已形成年产底盘10万台、车身12万台、车轮1000万套的生产能力。可生产车灯、车身、车桥、车架、轮毂、车轮、制动盘、发动机外壳、油箱等发动机配件、传动系配件、制动系配件,以及内饰配件等。主要企业有齐星车身、东风车轮、常森机械、华龙车灯等。
在铸造件产业链领域。随州铸造企业目前主要生产各系列汽车轮毂、制动鼓、制动盘、制动底板、制动蹄、制动钳、过桥箱、减速器壳等汽车零部件,共900多个品种,具备年产铸造件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已成为中国重汽、东风集团、陕汽集团、上汽依维柯红岩、北汽福田、上海大众、江铃汽车、江淮集团等多家整车企业定点配套商。随州已经形成产业链比较完善的铸造件产业集群,正在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铸造件产业园。主要企业有新兴全力、三环铸造、盛星机械、齐鸣铸造、随通机械、泰达机械等。
在研发、检测、试验平台领域。随州拥有湖北省专汽研究院、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全国专用车上装装置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验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专汽试验场已在曾都区万店镇开工建设。拥有企业技术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工艺设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省级创新平台26个,高新技术企业60家,齐星车身、重汽华威、楚胜汽车等6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截至2022年7月底,随州市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300万kw,累计发电量239.45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量的25.51%,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连续10年位居全省市州第一。随州市新能源资源丰富,风电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400小时,光伏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00小时。2021年,随州新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了全市用电量,是华中区域唯一一个新能源发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地级市。随州市有集中式光伏电站20座,装机容量11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9.06万千瓦;光伏电站仍在规划建设。新能源为绿氢生产提供坚实能源基础。与此同时,随州市周边地区氢气供应较多,如武汉、宜昌、荆门等相关产氢企业距随州的加氢站在200公里范围内,可满足大规模氢气应用需求。
随州市拥有危化品罐试车生产企业20家,年产危化品罐式车1万辆,占全国50%以上,具备批量生产储氢罐的储备能力。玉柴东特生产的超纯钢瓶为LED、LCD、半导体、通用MO源等制成化学品包装的包装物。精密的钢瓶包装纯度能达到6N-9N;钢瓶获得中国特检院TS证书、中国船级社UN证书、法国BV船级社IMDG证书、欧盟TPED证书,美国DOT证书,可实现全球特殊电化学材料的跨国存储和运输。
一是重卡领域氢燃料应用场景。燃料电池技术在重型专用汽车领域有独特的应用场景,重点在重型渣土车、重卡、起重机等重型专用车领域发展氢燃料汽车。
二是市政领域燃料电池环卫车应用场景。市政环卫车作业时间长、行驶里程多,符合氢燃料电池应用推广特点,氢燃料电池在市政环卫作业应用场景方面有独特优势。
三是危化品领域燃料电池专用车应用场景。针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的社会难点和痛点,立足于实现氢燃料动力电池技术验证并进行行业推广,形成应急标准化体系。
四是燃料电池应急救援专用车应用场景。应急车辆在复杂道路场景下的运输和作业,需要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氢燃料在对标应急车辆应用场景方面有独特优势。
(五)大力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随州市政府2020年发布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随政发〔2020〕19号)、《随州市招商引资若干政策规定》(随政发〔2022〕11号)等文件,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氢能产业链招商,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推进加氢站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人才保障和创新审批流程等多方面推出支持举措,对落户氢能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最大限度支持。推动氢能创新产业园建设,支持程力集团、湖北新楚风等具备新能源汽车资质企业新能源专用车研发和生产,推动本地氢能、加氢站、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配套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把燃料电池专用车产业作为随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振兴先导性产业进行培育、支持和推动;坚定不移地从支持一个企业转向培育一个产业,把核心龙头企业做优做强,进而推动整个氢能产业链发展,力争将随州建设成为国内燃料电池专用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示范区。
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政府集中优势资源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基础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检测认证、标准规范、安全监管体系,营造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氢能和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成本下降。
2.自主创新,企业主导。坚持县、市、区发展统筹布局,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开展氢燃料电池专用车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将掌握和提升氢燃料电池专用车核心技术和制造水平作为氢能产业发展目标,推动氢能产业链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企业为核心推动技术创新,鼓励企业间开展协同攻关。
3.突出重点,多元应用。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着力提升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产品生产制造能力,推动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以氢燃料电池专用车研发和生产为重心,协同带动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兼顾氢气制储运加等产业上下游布局,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产业生态。
4.区域协作,优势互补。发挥随州专用车研发制造领先优势,与武汉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内城市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与武汉氢能产业城市集内群成员加强合作,推动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体系方面深入合作,形成各扬所长、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的良好发展局面。
随州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力争专汽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过千亿元,打造神形兼备的专汽之都”的工作目标。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随州在专用车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先发优势,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专用车自主创新高地、高端制造基地和多元应用试验区,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和高效的创新生态。
1.创建自主创新高地。借助武汉产业集群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能力,依托核心企业研发能力,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建区域乃至全国燃料电池产业创新高地。建立氢能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助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致力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创新创业企业之间的链接和合作;建立协同研发和设备共用平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成果共享、风险共担,大型仪器设备共用;建立专业人才集聚平台,发挥博士工作站、研发团队以及研发机构创新共同体等平台作用,集聚优秀研发人才、技术转化管理运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实现氢能人才集聚。
2.打造高端制造基地。发挥专用车领域生产能力全国领先的优势,打造高端制造基地,通过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提升,带动成本降低。吸引氢燃料电池研发制造企业入驻,构建起燃料电池产业集群。
一是掌握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技术。提高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燃料电池重卡、氢燃料电池物流车、氢燃料电池环卫车、氢燃料电池特种车辆等商用车的环境适应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二是重点突破模块化高性能燃料电池汽车平台、燃料电池发动机、底盘一体化设计、高集成电驱动系统、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等关键共性技术;
三是承接“武襄十随”汽车走廊制造业转移,以制氢、氢储运、分布式发电等环节的装备制造为核心,培育氢能装备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创新型氢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逐步构建氢能产业设备制造基地;
四是重点发展电解槽、变压吸附提纯装备、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装备、氢气品质检测装备,70MPa储氢瓶、车载储氢系统、氢气长管拖车、氢气槽罐车、各类储氢装备、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等。
3.开辟多元应用试验区。以拓展市场应用促进产业成熟为目标,基于“武襄十随”汽车走廊区域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与武汉市一体化发展,积极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各类交通领域的应用市场,探索燃料电池汽车融资租赁的创新运营模式,推动氢能产业关键材料和装备的商业化应用路径。以氢能在电网领域应用技术示范项目为基础,开展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打造多元应用试验区,实现在城市群内优势互补,共同带动产业发展。
4.打造完备的创新生态体系。重点聚焦人才引进招聘、人才园区运营、人才创业投资、人才教育培训、人才公寓建设和人才综合服务等六方面任务,构筑从人才吸引到落地创业、培育助推、安居乐业等全链条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牢牢把握自主创新这一主线,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集聚和区域合作,逐步把燃料电池专用车产业培育成湖北省特色优势产业,推动随州市成为华中地区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发展区,力争建成国家燃料电池专用车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示范区。
2022年至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培育期,主要目标和工作计划:
1.发展5家以上商用车(专用车)企业成长为国内燃料电池商用车(专用车)重点企业,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3000辆以上。
2.初步建成氢能和燃料电池专用车产业集群,引进一批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燃料电池专用车研发制造能力得到完善,成为华中区域重要的氢燃料电池专用车研发和制造基地。
3.初步实现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开展公交、物流、环卫、渣土运输、绿化养护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在随州地区累计投入燃料电池运行车辆200辆,建成4座加氢站;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累计装机达到100台(套)。
4.初步实现光伏制氢产业落地,建成制氢储氢运氢供应体系;用氢成本大幅下降,氢气价格维持35元/kg水平。
5.以氢燃料电池专用车为抓手,积极推动“武襄十随”氢能经济走廊建设,实现与武汉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产业协同新局面。
专栏 1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计划 |
到2025年: ①实现燃料电池公交、客运、旅游车辆示范应用50辆; ②实现燃料电池环卫车、渣土车、洒水车等专用车示范应用100辆; ③实现燃料电池中重型卡车、物流车、冷链物流车示范应用50辆。 |
2026年至2030年,氢能产业成长期,主要目标和工作计划:
1.成为氢燃料电池专用车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高地,吸引一批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高端制造企业集聚发展,建设面向“武襄十随”汽车走廊的燃料电池专用车研发及多元化制造基地,成为武汉城市群氢燃料电池专用车生产供应中坚力量。
2.建成氢能和燃料电池专用车产业集群,全市有10家以上专用车企业成长为国内燃料电池商用车(专用车)行业重点企业,燃料电池专用车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全国重要的氢燃料电池专用车研发和制造基地;实现燃料电池专用车累计产销量15000辆。
3.建成氢能和燃料电池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制造基地,燃料电池及其相关核心零部件企业超过20家,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分类累计产销量20000台套。
4.全面实现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全市投入燃料电池运行车辆500辆。建成加氢站40座;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累计装机达到2000台(套)。
5.实现工业制氢、光伏制氢、垃圾制氢等多种制氢方式,形成完备的制氢储氢运氢供应体系,用氢成本大幅下降。
专栏 2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计划 |
到2030年: ①推广燃料电池公交车、城际客车、旅游大巴等累计100辆。 ③推广燃料电池中重型卡车、物流车、冷链物流车、长途物流车累计200辆。 |
(一)构建产业创新体系
1.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推进与清华大学工业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全国领先的燃料电池汽车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在氢燃料电池专用车整车集成、燃料电池电堆、电堆热管理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相关技术在专用车产业成果转化。
2.提升湖北省专用汽车研究院、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湖北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三大研发平台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大产学研合作,致力在燃料电池专用汽车、燃料电池、制氢储氢用氢等领域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研发机构。
3.加强与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头部企业的合作。加强与东风汽车、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三一集团合作,构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促进链条各环节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玉柴东特氢气瓶项目研发和应用。
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创新平台建设。
1.组建随州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积极引进氢能研究的高端人才,提供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咨询,打造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权威智库平台。
2.组建氢能和燃料电池公共检测平台。加快专用车试验场建设,提升随州市专用车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支撑随州市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同时为“武襄十随”汽车走廊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燃料电池及动力系统等提供综合检测认证服务,创建“武襄十随”汽车走廊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及系统研发检测及标准研制基地。
3.组建氢能和燃料电池新型研发平台。积极推动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倾斜,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进一步提升随州市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科技创新水平。
4.搭建展览展示平台。加快建设专汽博览中心,集聚人气,汇聚客流,打响品牌。定期举办专用汽车高峰论坛、国家安全应急产业峰会,持续提升“专汽之都”、“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品牌影响力。
1.盘活随州市新能源汽车资质。扶持壮大氢燃料电池专用车研发及生产龙头企业,引进燃料电池系统、电堆等核心零部件研发及高端制造企业,开发燃料电池专用车底盘和整车系统。支持市内配套产业,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应用。
2.重点支持本地产业链优质企业。重点支持本地燃料电池专用车龙头企业发展,支持程力集团、湖北新楚风、齐星车身、东风随专、宏宇专汽、凯力专汽、新中绿专汽等企业氢能及燃料电池专用车研发;支持玉柴东特等企业的高压储氢罐(瓶)和运氢专用槽车开发;积极支持程力集团等重点企业聚焦关键组件制备工艺,实现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规模化制造,不断提升氢燃料电池专用车产业化能力。
3.加强引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引进中石化、中石油、华润集团、国电投氢能、宝武氢能、中集安瑞科、雄韬股份、氢蓝时代、武汉理工氢电、武汉海亿新能、武汉众宇动力等氢能产业优势企业,布局落地制氢、氢气储运、氢燃料电池及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双极板、其他相关核心零部件等关键产业链,完善氢能产业集群。
积极推动随州到武汉、随州到襄阳等城际客运进行氢燃料电池公路客车替代示范。依托全市物流园区建设,把握好武襄十随汽车走廊建设契机,推动市内、城际间以及区域内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示范运营。引导氢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错位发展,推动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构建以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为中心的多元应用格局。积极推广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及冷热电联供系统。鼓励氢燃料电池作为发电设备推广,探索可再生能源与燃料电池发电耦合,促进氢能与电能互补协同,实现随州市能源系统多种能源协同互补。
1.确保氢源稳定。依托随州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加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光伏制氢项目落地,加快电解水制氢技术研发,提升大规模电解水制氢设备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适应能力,打造立足于本地清洁能源基础的中长期绿色氢气供应体系。
2.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围绕氢能产业布局、氢源保障及终端推广应用统筹推动加氢基础设施布局。重点选择在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周边、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加油(气)站以及汉十城际客运枢纽等布局建设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运输车的规模化运营以及市政专用车、城际客运的示范推广提供加氢支撑。加强与武汉市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筹布局和一体化发展。探索多元化建站模式,积极推动加油(气)站改建加氢站或扩建为油(气)氢合建站。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合作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站,实现加氢站商业化运营。
依托随州市专用车研发和集成能力,推动武汉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与湖北新楚风、程力集团等整车企业合作,探索研发成果产业化的新型合作模式,开展燃料电池专用车整车集成和研发生产,扩大随州市燃料电池专用车市场应用空间,共同推动武汉城市群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
在随州设立“武襄十随”汽车走廊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飞地”,加强与“武襄十随”汽车走廊地区的氢能产业合作,形成差异化分工、有序发展局面。发挥随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优势,积极吸引“长三角”和“武襄十随”汽车走廊氢能装备制造企业入驻,探索建立跨省市产业园,推动氢能装备制造环节向随州市转移,建成“武襄十随”汽车走廊重要的氢能装备生产基地。
1.强化创新人才及团队的引进培育。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创新技术转化机制体制,支持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优先支持博士团队承担省市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引才、聚才、留才合作机制,集聚高层次人才资源。吸引武汉地区高等科研院校在随州市设立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中心,鼓励自主技术创新,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入衔接。
2.加强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育。依托随州市高职类学院培育氢能领域高级技能人才,填补氢能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推动随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设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的专业,培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氢能技术人才。强化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氢能及燃料电池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推动学校育才与企业选才用才的高效协同。
3.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加强氢能产业创新人才及团队培育,完善人才引育扶持政策,将氢能领域高层次人才纳入随州市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扶持校企示范基地建设,夯实氢能高技术人才基础。针对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坚持“引进来、留得住、服务好”的原则,协助创新人才及团队解决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专栏 3 人才引育和培育计划 |
高层次研发人才引育计划 依托博士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聚焦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部件、动力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专业领域,引进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夯实人才支撑,助力随州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博士工作站与随州市高等院校积极合作,创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将博士工作站作为引进集聚创新人才及团队的支撑载体,打通引才、聚才、留才的人才链条。 借鉴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等创新机构的成功创建经验,借力武汉市高层次人才及技术创新资源,转化氢能科创成果,培育孵化上下游企业。 高水平技术人才培育计划 依托科技创新孵化平台等产学研平台、支持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育氢能领域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支持齐星集团、程力集团、新楚风专汽等随州市氢能领域龙头企业与相关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创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 |
氢能具有来源广泛、绿色低碳、能量密度大、能源转换效率高等特性,是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加快氢能开发利用,可有效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随州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主要以燃料电池动力总成、整车系统开发和集成为主,不涉及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碳纸、催化剂等原材料研发和生产,对环境影响甚微。
1.氢能开发及利用可以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一方面是从化石能源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变,另一方面是从高碳燃料向低碳燃料转变。氢能作为零碳零排放的能源形式,可实现电、热、气网一体化,使用氢能替代部分传统化石能源消耗,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可带动随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健康、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随州市专用车产业链基础雄厚,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属于精细发展型科技产业。在发展时做好规划,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的双控制,与相关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确保规划实施具有环境合理性。
在氢气制取方面,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光伏制氢、垃圾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方式,逐步降低制氢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积极推进燃料电池专用车整车系统开发和动力系统总成。在加氢站建设方面,通过鼓励加油加气站点改扩建成具有加氢功能的能源合建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严格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严格控制排放有毒有害气体;鼓励发展工艺先进、无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点废气污染源实施监督监测。监督监测的范围包括有组织废气的达标排放,无组织废气的厂界达标,周边敏感目标的环境质量达标。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扩大污水管网覆盖范围,提高污水接管率,提高生活、生产污水的收集率,将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中水进行回用。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氢能及燃料电池相关企业管理,限制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企业。加强源头控制、分区防渗、选取地下水监测点位对水位和水质进行动态监测。产生废水废渣的企业,应选择合适地点作为企业处理废水废渣的场所,废水废渣储存设施底部应全部进行硬化,做防渗处理,并在其周围设置围堰。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施工期噪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避免夜间施工,确保施工区周边居民不受影响。对企业噪声源进行控制,加大降噪设备的投资,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发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控制系统,进行从源头到处置场所的全过程管理,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企业产生的危废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建设危废暂存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6.充分发挥监管指导作用,制定完善的氢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制度,强化氢安全运营监控,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氢安全管理。强化氢安全教育,利用各类媒体普及氢安全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氢能源安全性的认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1.安全事故风险
人员伤亡事故。在燃料电池系统相关零部件研发、测试及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工艺程序都要依赖于设备来进行,在使用机床、切割机等设备过程中,机器设备的可靠性成为影响生产安全的风险因素。
用电安全事故。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研发、生产、测试、储能等环节用电需求量大,用电安全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者触电风险。用电安全因素包括以下几点:电气设备安装是否规范、插座插头是否严重超负荷、电线是否老化腐蚀、易燃工作场所是否有防静电措施、电器设备有无定期维修保养以避免散热不良产生热源等。
2.易燃易爆风险
氢气使用风险。燃料电池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以氢气为原料的化学发电系统,还要配合锂电池混合使用。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氢气的运输、储存及使用,如果密封措施不当,或氢气存储设备老化或故障,以及物料车间用火不当等,都可能会引发火灾及爆炸。锂电池作为辅助的动力电池系统,拥有封闭的能量体系,从原理上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就很难兼容,否则就等同于炸弹。
3.自然灾害风险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暴雨、洪水、龙卷风、雪灾、雹灾、冰凌、泥石流、突发性滑坡、突发性地面塌陷等。自然灾害对企业设备、贵重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和成品等都可能造成影响,自然灾害本身会对企业造成损失,同时由于自然灾害作用引起企业的二次事故同样会对企业财产造成威胁。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推进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预防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严格落实燃料电池原材料以及氢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存放及管理。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消除监管盲区漏洞。
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宣传教育、行政、技术及监督等措施和手段,推动各阶层员工做好每项安全工作。
2.鼓励推广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针对燃料电池原材料特性,实际研发生产环境特征,鼓励推广燃料电池安全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以安全为核心,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在危险工序和环节的广泛应用,增强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3.构建常态化安全培训体系
联合监管部门、各企业负责人设立产业发展安全小组,每月检查总结布置,并对全体职工进行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安全警钟长鸣。督促各企业负责人及安全员严格遵守及督查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各岗位职工精心操作、认真维修、确保维修设备整洁安全完好。
随着5G智能车间、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生产环境的智能化、车间管理的数字化,能够保障安全事故提早预防,消除更多的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使得人身伤亡得到应急处置。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作为国家新能源战略重点布局,产业链保持高速发展,先进技术研发和存储设备等设施不断升级,原材料实现科学存放和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的建设速度也在提速,整个生产体系和安全体系已日趋成熟,质量安全的控制在加强,能够做到各类事故风险可控,总体而言安全风险较小。
六、保障措施
加强规划引领与机制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协调全市氢能产业发展重点工作,完善氢能发展政策体系。以本规划为基础,系统谋划随州市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具体举措。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分工合作。制定年度推进方案,提出各阶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统筹推动随州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简化相应审批流程,将涉氢产业项目、燃料电池汽车项目、检测服务平台、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等纳入审批“绿色通道”。
(二)加大资金支持
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对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及多元化应用推广的支持,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集聚等。加强银企间对接合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氢能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支持与服务,降低融资成本,简化放贷审批流程。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股权投资、发行债券、挂牌上市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氢能项目投资,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的初创型、成长型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发展。支持以市场化方式,为氢能技术研发机构、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三)推动政策落实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政策支持。按“一事一议”原则,对自主创新型企业给予土地、税收、固定资产投资等全方位支持;争取国家、省级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示范项目及资金支持。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奖励办法,在车辆购置运营、加氢站建设、运营等环节给予合理补贴及奖励。出台税收和各类费用减免的政策措施,着力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支持物流园区推广应用氢燃料电池车,示范项目优先纳入生态建设资金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四)完善合作机制
注重区域协同。依托随州市氢能重点企业在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取得的突破,利用“武襄十随”汽车走廊区域一体化等发展战略契机,推动相应技术成果在本市、武汉城市群地区的推广应用。加强行业合作。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全方位推动随州市参与氢能合作交流。鼓励企业选派人才出国考察,支持参与氢能行业标准规则制定;通过举办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论坛、研讨会、展会等,全面提升随州市在氢能领域的公众认知度和国内外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