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解读】《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编制情况说明
  • 发布日期:2022-06-22
  • 信息来源: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编辑: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根据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及《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精神,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指导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共分6个部分,正文部分共计28页16781字。现将本规划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汇报如下:

一、编制过程

一是慎重选择编制团队。欣联技术力量参与编制《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二是密集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规划编制小组实地走访了高新区、曾都区、广水市和随县,与区县经信、发改、商务等部门召开座谈会,深入齐星车身、楚胜汽车、泰晶科技、程力汽车、三峰透平、毅兴智能、品源食品、现代农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了解和掌握我市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是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共识。规划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区县和高新区意见,对规划进行了多轮修改。

是与上位规划对接。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湖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公布后,本规划积极与上位规划对接,根据上位规划总体方向和目标进行完善修改。

是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武汉和随州两地五位行业专家,召开规划评审会,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规划,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编制小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

六是走完上会前相关程序。根据环保局意见,增加了环保评估内容;根据司法局意见,补充了社会风险评估报告及法律意见书;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出具了审核意见。

经过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对接上位规划、专家评审等程序,历经多轮的讨论修改完善,形成规划审议稿。

二、规划内容

《规划》共由六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的思路、原则和主要目标。发展思想是:推动优势产业引领性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国具有引领力的专汽之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具有竞争力的风机名城,奋力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为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提供坚实产业基础,为湖北经济强省建设做出随州贡献。提出“12345”发展目标,即聚集10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形成2个千亿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以上,培育4家以上上市企业,打造5家以上百亿企业,将随州建设成为湖北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强市,努力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城市。

第二部分是重点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引领性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力争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冶金建材突破500亿元,风机制造、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突破200亿元,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印刷出版突破100亿元,构建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2136”工业产业集群体系。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分别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提高智能制造水平;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打造知名产业集群;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引进来”“走出去”。

第四部分是重大工程,着眼于规划落地执行,提出了行业知名品牌打造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工程、高端制造人才引育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程等四大工程。

第五部分是环境评价,通过对规划实施的环境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即本规划的实施对环境影响有限,可接受,本规划可执行实施。

第六部分是保障措施,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项目支撑、优化营商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