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 新机遇 新蓝图——《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解读
  • 发布日期:2016-03-11
  • 信息来源:
  • 编辑:admin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践行 “三维纲要”,实施 “圣地车都”战略,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建设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构建创新引领、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

    把创新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创新、要素创新,以创新驱动引领专用汽车、食品等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形成推动随州跨越发展的特色竞争力、特色吸引力、特色影响力和特色新动力,使创新成为引领随州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统筹协调、融合互动的城乡新格局。

    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区域联动、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的城乡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新格局。

    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观念,持续开展绿色生态革命,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抓、约束和激励两端发力,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双向开放、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

    准确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做到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坚持共享发展,构建普惠均衡、共建共享的民生事业新格局。

    以“民生决定目的”为底线,以发展民主、保障民生、凝聚民心为原则,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随州的发展更有温度,让老百姓的幸福更有质感。


    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 目标,推动经济增实力、社会增 活力、城乡增神韵、人民增福祉,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成全国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集散地和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新能源、物流产业基地。

    发展质效

    大幅提升

    经济增速继续保持“保五争三”态势,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翻一番,人均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国家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双百”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神韵随州魅力进一步彰显,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民生福祉

    明显改善

    持续推进“三民工程”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预算内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大幅提高,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保障水平有较大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文化实力

    显著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更加紧密,基本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强市魅力更加彰显,努力建成湖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试验区。

生态环境

    持续优化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城区、中心城镇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绿满随州”行动目标全面实现。河流、湖泊、湿地面积保持增长,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全面完成省、市提出的目标要求,空气质量良好。府河、淮河等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

民主法治

    逐步健全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地方立法工作有序展开,依法治市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全民法治观念持续增强,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改革

    不断深化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变革蕴含发展新契机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将从低速调整进入到温和增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有利于我市抢抓机遇,在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推动专用汽车等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巨大制度红利,创新驱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和国内新一轮产业结构深刻调整,有利于我市乘势而上、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

    多重战略叠加集聚发展新势能

    随着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加有利于我市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随着炎帝文化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核心文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国家专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专用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国家专用汽车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全国专用车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的推进,随州“圣地车都”战略已由省级战略上升为国家、省、市共同推动,更加有利于我市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赶超发展。

重大项目实施拓展发展新空间

    一是国家将加快实施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工程,有利于我市抢抓机遇,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武西高铁建设将极大压缩我市与周边大城市的时空距离,推动我市融入 “武汉半小时交通圈”,有利于我市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在更大空间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要素,促进工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三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将彻底改写我市干旱缺水历史,有利于促进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四是智慧城市建设将全面提升我市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我市加快迈入 “互联网+”时代,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催生新产业。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不够、体量偏小仍是我市面临的最大实际,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挑战

    国际上,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不断回流,将会继续对中国形成高压效应;中低收入国家利用资源和汇率优势,大力发展中低端制造业,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供给替代效应;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球或区域性贸易规则影响日益深刻,对外贸易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和劳动力供给制约更为严峻,我市经济基础薄弱,总体质量不高,产业结构欠优,经济增长中存在效率较低、后劲不足的现象,专用汽车、食品工业等先进制造业竞争实力仍然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尚不适应现代化要求,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先进地区,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核心竞争优势相对较弱,制约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势头。

    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期,绿色发展成为主基调, “绿色决定生死”成为硬约束,人民群众对美丽家园期盼更加强烈、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扩张,我市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进一步凸显,仍需在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等领域加倍努力。

    发展改善民生面临挑战

    一是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我市现有农村贫困人口14.6万人,实现2018年全部脱贫,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压力较大。二是城乡矛盾依然突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科技总体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缺乏;社会事业欠账多,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居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

    总体上看, “十三五”时期我市将进入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期、改革红利释放期、 “跨越赶超”黄金期、新型工业化加速期、 “双百”城市建设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跨越赶超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以赴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轨道上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