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关于随州市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19-02-01
  • 信息来源:市财政局
  • 编辑:admin
  • 审核: 系统管理员

  

市本级2019年预算公开目录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1、市本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表

2、市本级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表

3、市本级2018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表

4、市本级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表

5、市本级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6、市本级2018年政府性专项债务余额表

7、市本级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执行表

8、市本级2018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9、市本级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表

10、市本级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表

二、2019年预算

11、全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

12、全市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13、市本级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明细表

14、市本级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

15、市本级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政府经济分类

16、市本级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基本支出经济分类表

17、全市2019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表

18、市本级2019年税费返还和转移支付表

19市本级2019年对下转移支付分项目分地区情况表

20、全市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

21、全市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22、市本级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表

23、市本级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24、市本级2019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表

25、全市2019年政府性专项债务限额表

26、市本级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表

27、市本级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

28、市本级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结余表

29、全市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30、全市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31、市本级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32、市本级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33、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表

34、市本级2019年税费返还和转移支付表

35、2019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汇总表

三、相关情况说明

36、市本级2019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37、市本级2018年随州市政府性债务余额情况说明

38、市本级2019年三公经费说明

39、市本级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汇总表


关于随州市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9年1月22日在随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随州市财政局局长 李修荣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市人大批准的预算目标,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全力组织预算执行,较好地完成了年度预算任务。
  (一)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18年,按新口径,全市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803万元,为预算的101.4%,增长9.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61761万元,增长11.2%,税收占比76.4%,收入质量居全省前列。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18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3322万元(含中央、省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为预算的99%。
  (二)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72449万元,为预算的93.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272449万元,为预算的93.1%。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具体包括:
  ——市本级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302万元(按新口径),为预算的92.3%,同比增长0.2%,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上年一次性纳税因素较多和年中中央出台减税退税新政策。其中:税收收入79424万元,为预算的88.8%,非税收入33878万元,为预算的101.5%。
  ——转移性收入145049万元,为预算的96.8%,其中:返还性收入19054万元,为预算的100%;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0535万元,为预算的100%;专项转移支付收入50786万元,为预算的92.3%;体制结算下级上解收入20000万元,为预算的100%;调入资金24674万元,为预算的97.8%。
  ——政府一般债券收入14098万元,为预算的139.3%。超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年底省新增转贷债券收入4000万元。
  2、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具体包括:
  ——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582万元(含中央、省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为预算的93.5%,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上级下拨专项资金到位时间较晚,项目未在当年完成。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396万元,为预算的94.2%;国防支出444万元,为预算的96.7%;公共安全支出25465万元,为预算的102.4%;教育支出27631万元,为预算的111.1%,主要是省拨专款增加支出;科学技术支出2781万元,为预算的9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530万元,为预算的9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265万元,为预算的94.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320万元,为预算的92%;节能环保支出4291万元,为预算的82%,主要是省拨环保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结转下年使用;城乡社区支出9935万元,为预算的90.5%;农林水事务支出23904万元,为预算的133.4%,主要是省拨专款增加支出;交通运输支出9002万元,为预算的73.6%,主要是省拨公路建设项目资金结转下年使用;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1223万元,为预算的127%,主要是省拨专款增加支出;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814万元,为预算的103%;金融支出20万元,为预算的100%;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30万元,为预算的100%;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148万元,为预算的108.7%,主要是省拨专款增加支出;住房保障支出22843万元,为预算的85.9%;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630万元,为预算的110%,主要是省拨专款增加支出;其他支出269万元,为预算的2%,主要是年初预算时预留预备费和预留增人增资等经费暂列在本科目反映,实际执行中分解到各单位后列支在其他相应科目;债务付息支出4535万元,为预算的100%;债务发行费用支出6万元,为预算的12.4%。
  ——转移性支出40599万元,为预算的90%,其中:上解省财政支出28791万元,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1808万元。
  ——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268万元,为预算的100%。
  (三)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8年,市本级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06941万元,为预算的85.9%,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收入短收。其中: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92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752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641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329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359万元。
  2018年,市本级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102590万元,为预算的79.7%,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收入短收减少支出。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92564万元,农林水支出1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821万元,其他支出267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157万元,债务发行费用17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为: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25362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0694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522万元,上年结余873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781万元,调入资金1380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25362万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02589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955万元,结转下年19818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四)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18年,市本级完成社保基金收入97705万元,为预算的121.1%。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045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055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2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300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607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757万元。
  2018年,市本级完成社保基金支出70241万元,为预算的89.2%,未完成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医保待遇调整原预计2018年执行,后调整到2019年执行。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909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273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36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427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129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63万元。社保基金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7464万元。
  (五)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18年,市本级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56万元,为预算的19.5%,主要是市建投公司资金困难,欠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604万元。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56万元,为预算的19.5%,其中,其他支出632万元,调出资金24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六)政府债务情况
  1、债务限额情况。省政府核定我市2018年政府债务限额126035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819284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41074万元。市本级政府债务限额43386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12482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21384万元。县市区政府债务限额82649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06802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19690万元。
  2、债务余额情况。截至2018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114763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741132万元,专项债务406503万元。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37200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71657万元,专项债务200345万元。县市区政府债务余额77563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569475万元,专项债务206158万元。全市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省政府规定的限额。
  以上预算执行具体情况详见附表,上述数据为初步汇总数据,在市级决算办理、省财政结算批复后还会有所变化,我们将依法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落实市人大决议和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2018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及常委会相关决议和审查意见,聚力增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的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支持发展措施有力。一是强化政策激励。认真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减税降费和退税政策,为全市企业减税降费退税21.9亿元。完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全市预算安排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4.2亿元,重点在企业技改扩能、科技创新、品牌创建、挂牌上市、外贸出口、农产品加工、人才使用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激励,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壮大企业融资平台。增加对市金控集团的资本金注入、企业续贷周转金、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政银保引导基金、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总规模达到3.66亿元,撬动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企业放贷25.8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积极对上争资。全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紧盯中央、省政策变化和资金投向,主动谋划对接,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到位专项资金35.1亿元、政府债券资金14.9亿元,支持全市社会经济发展。
  (二)“三大攻坚战”推进有力。一是扎实打好防范化解政府债务攻坚战。切实履行政府债务归口管理职责,成立债务管理委员会,科学制定全市《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工作方案》、《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实施意见》、《政府债务风险处置应急预案》,建立了政府债务管理和防范化解风险一整套工作机制。全面清理政府债务和隐形债务,建立债务监测平台,加强动态监测和风险预警,切实解决债务管理职责不清、底数不详、风险不明、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中央27号文件精神,杜绝了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现象,建立了举债融资审批制度,规范了举债融资行为,制定了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方案,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取得较大进展。二是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落实财政扶贫投入政策,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2亿元,推进县级财政统筹整合资金11.8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实现全覆盖。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筹措财政资金3.3亿元,向上争取债券资金7亿元,着力支持“厕所革命”、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三)民生支出保障有力。面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刚性支出不断增长的实际,为缓解财政平衡压力,市财政多措并举,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力推进项目资金整合,通过取消一批、调减一批、合并一批,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3.1亿元。同时,将市直部门结余资金全部收回统筹安排,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加大民生投入上,全市民生支出达12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一是加大“三农”投入。全市筹措资金19.5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全市筹措资金33.3亿元,保障城乡低保金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标、就业创业、养老服务体系、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策落实。三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市筹措资金23亿元,支持增加学前教育供给,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筹措资金17亿元,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大病商业保险补偿机制,支持医养一体化发展。筹措资金1.3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功举办。筹措资金5.5亿元,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四)管理绩效提升有力。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政府和部门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做到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市直一级部门全面开展绩效自评,通过公开招标聘请第三方中介方机构对1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和20个部门整体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深化政府采购“放管服”改革,放开采购方式和代理机构选择权,做到管采分离。深入推进预算公开, 2018年市级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全部按时上网公开,启动与人大、审计预算联网监督,接受人大、审计在线实时监督。认真履行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对 85个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投资评审,审减投资资金2.2亿元。配合纪委和审计部门开展“四个专项检查”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专项检查,查处和整改了一批问题。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 “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15.7%。构建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网络平台,统一全市财务软件,提高全市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2018年,在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收支平衡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各项财税政策有效贯彻落实,财税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财政运行保持基本平稳,为完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代表委员们依法监督、加强指导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和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平衡压力越来越大,财政紧运行成为新常态;专项资金退出机制不健全,支出结构僵化、固化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风险防控任务较重;部分单位预算编制执行还不够规范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虚心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市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实现收支平衡的压力更大。从收入看,即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财政增收的难度加大。从支出看,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机构改革和各领域重点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和民生发展,加快基本建设补短板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需要增加大量的财政支出。
  (一)2019年市级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19年市级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品质随州”建设的要求,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大对重点支出保障力度;严格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9年预算编制坚持以下原则:
  1、依法编制的原则。按照《预算法》要求编制预算,加强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衔接,体现中央、省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2、加强统筹的原则。继续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各类结余结转资金纳入2019年预算统筹安排,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的统筹协调,避免资金安排交叉重复。
  3、零基预算的原则。收入预算编制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充分考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支出预算编制原则上不考虑上年基数,根据政策要求和财力许可安排,有保有压,有增有减。
  4、保障重点的原则。预算安排重点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工资发放、保正常运转、保障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出台政策的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2019年“三公”经费继续实行零增长。
  5、注重绩效的原则。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2019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综合考虑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和各项政策性收支增减因素,预计2019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左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我省相关实施办法的规定,各县市区预算经同级人代会审查批准后,市财政局再将汇总的全市预算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3059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到2019年使用的省拨专项收入金额较大和一般性转移支付预计有所增加。具体包括: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122366万元,比上年增长8%。
  ——转移性收入预计183586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905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963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57751万元,体制结算下级上解收入200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6371万元,调入资金20780万元。
  2、市本级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3059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主要是上年结转省拨专款和预计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导致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具体包括: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4495万元(含中央、省级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4004万元,国防支出76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3000万元,教育支出2681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831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704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129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127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59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086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4323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1712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8152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509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4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20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935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2296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333万元,预备费3000万元,其他支出3368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458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33万元。
  ——转移性支出41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上解省财政支出27576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13881万元。
  2019年预算数与2018年预算执行数相比,部分科目之间变动较大,主要原因是顺应机构改革,国家统一对支出科目进行了较大调整,两年的科目之间不能完全对应。
  (三)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19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6663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6143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200万元。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0164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就业支出251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61281万元,其他支出314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450万元,债务发行费用22万元。
  2019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为: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88678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6663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2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9818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支出188678万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70146万元,调出资金4000万元,结转下年14532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四)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19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81952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93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826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37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13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22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688万元。
  2019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1092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268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05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37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253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98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1451万元。
  社保基金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0860万元,累计结余136273万元。
  (五)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19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209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2092万元,其中:调出用于补充市级社保基金397万元,其他支出1695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四、2019年重大支出政策和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围绕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安排进一步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注重绩效,着力推动打造产业新城、文旅名城、生态绿城,建设品质随州。全市重大支出政策和重点支出安排情况为:
  (一)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产业新城,加力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认真落实好中央出台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和各项退税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筹措5亿元,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等各项奖补政策,筹措科技创新和人才专项资金1.6亿元,支持各领域创新创造,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财政金融协调联动机制,筹措3.7亿元,支持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缓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抢抓中央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机遇,围绕国家、省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和政府债券资金50亿元以上,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二)支持文化旅游加快发展。围绕打造文旅名城,筹措2亿元,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项目,支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强文化保护利用。支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旅游宣传与管理,推动旅游加快发展。
  (三)支持污染防治。围绕打造生态绿城,筹措3.5亿元,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环境监测预警,环境执法监督,提高环境保护监管能力。
  (四)支持精准脱贫。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安排精准脱贫专项资金2.4亿元,统筹涉农资金12亿元,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文化和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五)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筹措20.5亿元,落实好富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支持四好农村公路、农村厕所革命、精准灭荒、乡镇污水处理、乡村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筹措24.2亿元,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困难学生学杂费,保障高考综合改革,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筹措26.8亿元,支持就业优先战略,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待遇,支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筹措8.2亿元,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住房保障机制。筹措17.9亿元,推进健康随州建设,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支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等综合改革实行补助。筹措5.8亿元,支持平安随州建设,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完善社会纠纷化解机制。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监督管理。支持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应急体系建设。
  (七)支持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多渠道筹措投资64.7亿元,保障中心城区80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筹措9.4亿元,支持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筹措10.5亿元,支持城镇综合治理工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五、完成2019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形势分析、部门联动、督查督导、协调沟通等各项组织机制,提高收入组织工作的有效性。加强调度,按月落实财政收入组织计划,压实征收单位的主体责任,继续实施收入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对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的跟踪分析,加大征管和稽查力度,增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性和严肃性,做到应收尽收。
  (二)加强财政改革。一是全面推进精细化预算。建立部门预算基础信息库和项目库,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健全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预算绩效评价全覆盖,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和标准,提升绩效评价质量,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三是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定期评估和动态退出机制,对已达到既定目标的阶段性、一次性支出项目或不再具备执行条件的项目,予以取消。对执行进度缓慢、结余结转过大、审计和绩效评价反映问题明显的项目进行调整。四是结合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展和我省实际,研究完善市区财政关系。五是健全财政支出政策决策机制,进一步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逐步调整标准过高,结构僵化固化的不可持续支出政策,做到量力而行,精打细算。
  (三)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原则,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合理控制增量债务,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实施预算执行进度的通报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继续推进预算公开,积极配合人大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督导各级财政和部门依法做好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各位代表:2019年财政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做好2019年的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19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品质随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