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随州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部门预算(汇总)
  • 发布时间:2024-02-02 16:48
  • 信息来源:随州市生态环境局
  • 编辑:生态环境局规财科
  • 审核:黄振忠
打印

随州市生态环境2024年部门预算(汇总)

第一部分随州市生态环境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一、部门(单位)主要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九、其他情况说明

十、专业名词解释

第二部分随州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部门预算公开表

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九、项目支出表

十、政府采购预算表

第一部分随州市生态环境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一、部门(单位)主要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生态环境基本制度。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地方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起草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规章草案。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并监督实施重点区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规划和水功能区划。

)负责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牵头协调跨县(市、区)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地方政府做好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牵头指导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协调解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

负责监督管理全市减排目标的落实。组织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监督检查各地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负责提出我市环境保护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市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按市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市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工作。

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拟订大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管理制度及光、恶臭、固体废物、化学品以及机动车等污染防治措施并监督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指导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监督指导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实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组织编制生态保护规划,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组织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监督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防治等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牵头生物物种(含遗传资源)工作,组织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参与生态保护补偿工作。

负责核与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牵头负责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有关工作,参与核事故应急处理,负责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监督管理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督管理核设施、核技术应用、电磁辐射、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落实安全生产部门职责。

负责生态环境准入监督管理。按国家和省、市规定审批或审查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订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制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站点设置,组织实施环境执法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温室气体减排监测、应急监测,配合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相关工作。建立和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统一发布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性报告和重大生态环境信息。

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拟订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和政策措施。

十一配合做好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协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十二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组织开展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负责跨区域、流域重大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的查处。指导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

十三组织指导和协调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计划,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和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组织生态环境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工程示范,推动生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参与指导推动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组织协调有关生态环境国际条约市内履约活动,参与处理涉外生态环境事务。

十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六职能转变。市生态环境局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质量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全市生态安全。

二、机构设置情况

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单位7个,分别为市生态环境局(含市生态环境信息中心)、市生态环境局曾都区分局、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市城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市辐射环境管理站)、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服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随州市生态环境局是市政府组成部门。设12个内设机构:办公室、法规科、人事教育科、规划财务科、水生态环境科、大气环境科、土壤和自然生态保护科、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放管理科、固废和核与辐射监管科、环境监测和应急信访科、机关党委、老干部科。截至2023年年底生态环境局本级单位行政人员编制20人,实有人员19人,离退休人数19人,以钱养事人数1市生态环境信息中心(与局机关统一预算)事业人员编制3人,实有人员2人。

三、预算收支及增减变化情况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24年局系统汇总预算收入9064.6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514.0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1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65.96万元,其他收入250.98万元,上年结转结余3183.73万元。

收入预算比上年增加4532.31万元,增长99.99%主要原因增加上年结转经费的预算;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23年局系统汇总预算支出9064.6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017.96万元,项目支出5046.73万元。支出预算比上年增加4532.31万元,增长99.99%主要原因增加上年结转经费的预算;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三)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24年局系统汇总财政拨款支出7740.0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17.68万元,项目支出3822.34万元。比上年增加3786.44万元,增加95.77%。主要原因为基本支出及项目支出增加;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四)政府性基金情况

2024年度局机关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5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费150万元,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经费1000万元。比上年增加1000万元,增长666.67%。主要原因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经费增加。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

2024年局系统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四、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2024年度生态环境局系统汇总机关运行经费共438.63万元,其中办公费35.64万元、印刷费9.43万元、咨询费1.32万元、手续费0.33万元、办公用房水电费25.17万元、邮电费9.80万元、取暖费1.00万元、物业管理费5.04万元、差旅费38.60万元、因公出国费用6.00万元、维修费5.50万元、租赁费1.50万元,会议费5.60万元、培训费1.00万元、公务接待费11.39万元、劳务费35.82万元、委托业务费1.00万元、工会经费29.91万元、福利费25.3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9.20万元、其他交通费用36.50万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103.57万元。

机关运行经费比上年增加342.31万元,增长比例为355.39%主要原因是因公出国(境)费用和其他交通费用增加;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下步我们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控“三公经费”,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及增减变化情况

2024年随州市生态环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年初预算安排155.09万元,比上年增121.81万元,同比增加366.02%,主要原因是:因公出国(境)费用增加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有所增加;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其中:

因公出国(境)费11万元,比上年增11万元,同比增加100%,主要原因是:2024年省生态环境厅可能会有因公出国的工作安排,组织考察学习污染防治管理、技术等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市污染防治管理做借鉴和参考。

公务接待费27.89万元,比上年增21.76万元,同比增加354.98%,主要原因是: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80.20万元,比上年增53.05万元,同比增加195.39%主要原因是: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公务用车购置费36.00万元,比上年增36万元,同比增加100%,主要原因是:局机关本级单位车辆老化,2024年预购置2辆公务用车。

六、政府采购预算安排情况

2024预算部门政府采购总额2477.85万元,其中:面向中小企业1001.08万元,小微企业采购金额1357.77万元。政府采购预算较上年预算安排增2029.68万元,增长452.88%主要原因是:项目采购预算有所增加;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本部门系统内资产总额3443.67万元,较去年1513.38万元增加1930.29万元,同比增长127.55%,增长原因主要为:2023年度新购固定资产及增加在建工程价值;2024生态环境局系统新增部门预算管理单位2个,分别是市生态环境局广水市分局、市生态环境局随县分局。

八、重点项目预算绩效情况

(一)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制情况

1、本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是:长期目标为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筑牢鄂北生态屏障”“念好山水经释放生态价值”工作部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做善为,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为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年度目标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省目标考核任务。

2长期目标:工作顺利开展,系统人员思想稳定,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推动建立流域协调联动机制,开展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指标设立依据是根据项目安排争取的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专项项目的资金支出。

效益指标:做好土壤污染常规监测,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 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水质稳定向好,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目标要求。指标设立依据是根据项目安排争取的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专项项目的资金支出。

满意度指标:按月向社会公开重要断面水质信息。  

3、年度目标13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完成随州市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建设,提升我市府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支持1个(府河)水环境提升项目,全市水环境治理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度减少,到2030年全市水环境治理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效益指标:切实改善随州城区至平林断面的水环境。指标设立依据是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3年度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的通知》文件要求实施项目,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专项项目的资金支出。

年度目标2: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达到省厅目标要求。具体指标设置为:
  效益指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2%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指标设立依据是根据《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

年度目标:3: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具体指标设置为:

产出指标:非道路移动机械安装定位系统(台)=1500台,VOCS削减量=92t/a,粉尘削减量=195.84t/a

效益指标:空气环境质量指标达到要求。指标设立依据是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实施项目,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开展专项项目的资金支出。

(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编制情况

1、(1)“专项业务费”主要内容是:每年通过预算非税收入弥补日常经费不足。2024年预算安排88万元,其中:88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系统内相关人员未纳入财政保障,需要经项目形式安排专项业务费,以弥补解决经费不足及档案创建、精神文明、党建、宣传、信访维权、队伍建设、治安保卫、其他不可预料事项支出等。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产出指标:完成档案创建、精神文明、党建、宣传、信访维权等各项工作任务,非税收入返还比率为77.36%。指标设立依据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系统内相关人员未纳入财政保障,需要经项目形式安排专项业务费,以弥补解决经费不足。

效益指标: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发布率达到95%完成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设立依据是完成省定目标考核任务。

2、(1)“环保专项经费”主要内容是:一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税法》规定,从201811日起将以前由我们部门负责征收的排污费改成环境保护税(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为弥补我局排污费改税后经费不足,经市领导同意将排污费改税补助以项目形式列入每年部门预算为解决环评报告专家评审费及弥补系统内人员、公用经费、档案创建、精神文明、党建、宣传、信访维权、队伍建设、治安保卫等其他不可预料事项支出。根据2017101日施行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第九条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技术机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技术评估,并承担相应费用。二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696号)规定,排污权交易收入统筹用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的生态环保类相关工作。2024年预算安排262万元,其中:262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完成生态环保类相关工作目标任务,推进环保工作高质量发展。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产出指标:完成长江高水平保护攻坚提升行动重点任务27项,排污权出让金返还达到100指标设立依据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税法》规定,从201811起将以前由我们部门负责征收的排污费改成环境保护税(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为弥补我局排污费改税后经费不足,经市领导同意将排污费改税补助以项目形式列入每年部门预算,以弥补经费不足;二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696)规定,排污权交易收入统筹用于开展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效益指标:创建省级文明建设示范乡镇3个,创建省级文明建设示范村14个,排污权总量核查达到100%。指标设立依据是完成省定目标考核任务。

3、(1)“污水处理费”主要内容是:根据市物价局〔2001112号文件精神,我市从2001111日起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2001119日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批示:取消环保部门自己征收的污水排污费(每吨污水0.05元),从玉龙供水公司代收的污水处理费中拨付给环保部门按每吨0.05元(实际收取量),以弥补环保系统局属单位经费不足。2024年预算安排150万元,其中:150万元资金来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局属单位正常运转,系统里人员稳定,工作任务目标完成。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产出指标:完成已排查排污口溯源率80%污水处理费按每吨0.05元返还指标设立依据是根据市物价局〔2001112号文件精神及2001119日市长办公会议研究批示。

效益指标:县级及以上集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指标设立依据是完成省定目标考核任务。

4、(1)“省级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主要内容是开展府澴河流域及十三条支流、澴河干流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工作重点流域、国考断面水环境治理工作。2024年预算安排343万元,其中:343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巩固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水质监测管控体系,确保机制运行顺畅,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产出指标: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跨界断面数量为5个,已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区县覆盖率达到100%。指标设立依据是《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省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奖补资金的通知》(鄂财环发〔202244号)《2022年度省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奖补资金分配方案》。

效益指标:省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4.7%,地表水质量劣V类水体比例为0。指标设立依据是完成省定目标考核任务。

满意度指标:向社会定期公开水环境质量信息,指标设立依据是完成省定目标考核任务。

5、(1“省级以奖代补专项资金项目费”主要内容是:2022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以奖代补资金,用于支持本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2024年预算安排838万元,其中:838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促进随州市持续开展生态建设,不断提高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执法监管监测能力。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产出指标:省下达的四项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累计减排量任务完成比例达到100%,土壤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完成率达到100%,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按时调度率达到100%,指标设立依据是《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以奖代补资金的通知》(鄂财环发〔202238号)。

效益指标:地表水质量达到或优于类股水体比例达到94.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4.7%PM2.5累计均值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指标设立依据是《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以奖代补资金的通知》(鄂财环发〔202238号)。

6、(1)“随州市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主要内容是:新建1座规模为10000m³/d得分水井;利用红线范围内空地建设湿地,潜流湿地有效面积约为25200㎡,表流湿地有效面积约6800㎡;建设室外管线,于各净化单体间的水流输送,新建DN800HDPE波纹管长约70mDN500HDPE波纹管长约220m;新建3.5m宽碎石路,长约400m;建设1.5m宽透水砖园路,长约200m2024年预算安排867万元,其中:867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迅速组织开展征地、招投标等手续,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力争年度内完成部分湿地建设,逐步改善府河水环境质量,推进恢复府河生态功能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产出指标:潜流湿地建设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达到设计要求率100%。指标设立依据是《市发改委关于随州市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随发改审批服务〔202146号)。

效益指标:逐步改善府河水环境质量。指标设立依据是《市发改委关于随州市高新区淅河片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随发改审批服务〔202146号)。

7、(1)“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主要内容是:落实《“十四五”湖北省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鄂环办〔202148号)文件精神,建成细颗粒与臭氧自动监测系统、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系统,实现数据稳定上传至国家系统平台。2024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

2)项目绩效总目标是:完成省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任务,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3)项目绩效指标设置情况:

产出指标:项目完工后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建成细颗粒与臭氧自动监测系统1套、交通污染专项监测系统1套,自动监测系统稳定运行3年。指标设立依据是《“十四五”湖北省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鄂环办〔202148号)要求和市政府、市财政局领导关于对我局《关于解决“十四五”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相关费用的请示》相关批示。

效益指标:完成空气环境质量指标。指标设立依据是完成省定目标考核任务。

满意度指标:群众满意度85%。指标设立依据是完成省定目标考核任务。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一)对空表的说明

我部门2024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与年一致。

(二)对其他情况的说明

无其他情况说明。

十、专业名词解释

1.机关运行经费:指为保障单位运行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2.“三公经费:指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3.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4.财政拨款(补助)收入: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且当年拨付的资金。

5.事业收入: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6.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7.其他收入:填列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部分随州市生态环境2024年部门预算公开

一、部门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九、项目支出表

十、政府采购预算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