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妻子的缝纫机
  • 发布时间:2018-10-11 15:20
  • 信息来源:
  • 编辑:广水市人民政府
  • 审核:李发兵
打印

  在我老家的卧室里,曾经摆放着一台“大桥”牌脚踏缝纫机。女儿们每次回家打扫卫生,就说“这个东西又笨重又没用又占地方,不如当废铁卖了算了”。妻子不舍,我们便把它抬到三楼的角落里,盖上广告布,将四周用绳子扎紧,以免被灰尘、潮气所侵蚀。

  这台缝纫机是妻子的嫁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缝纫机与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一起,俗称“三转一响”,又叫“四大件”,是闺女出嫁的“标配”,也是每个家庭奋斗的目标。1988年,四大件虽然早已被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和电视机逐步取代,但我们结婚时,妻子还是额外陪嫁了一台缝纫机。日后,它竟成为我家谋生的“功臣”。

  当年,我在乡镇企业上班,妻子在家待业。为了补贴家用,妻子重操旧业,把缝纫机、案子支到商场门口,摆摊设点,收取面料,定做服装。广水市马坪镇自正德年间形成集市以来,就有冷、热集之分。农历单日是冷集,人们在家做家务、干农活,街头巷尾,人流稀少;双日为热集,赶集的、做生意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1988年,改革开放已经十年,市场日益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商店里的男装、女装以及童装花色品种齐全,琳琅满目。许多顾客主要购买上衣,基本上都扯布做裤子,与之搭配。每逢热集,妻子便守在摊边裁剪锁边,冷集时则在家缝纫熨烫。腊月间是做衣服的旺季,衣袜鞋帽更是家家户户置办的年货之一。为了让客户能够在除夕之夜穿上新衣,喜迎新年,妻子常常不顾严寒,通宵达旦地赶制衣服。特别是我的两个女儿出生后,妻子既要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又要做生意,终日忙得不可开交。一次,小女儿独自吃饭时,手背不慎被稀饭烫伤。至今想起,妻子内心依然愧疚不已。

  1992年,单位给我们分了一套住房。家属院内,楼房、瓦屋错落有致,呈四合院式分布。乔迁之初,我们将缝纫机放在客厅里,并在四脚绑上厚厚的棉絮,尽量减小噪音,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可是,脚踏板运转时,还是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一天,我在楼下遇见厂长。他问:“你老婆昨天又忙了一晚上?”我连连道歉:“啊,对不起,对不起,打扰你们休息了!”“没关系!现在赚个钱都不容易。”厂长笑了笑,接着说:“你们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妻子听后,十分感动。“投桃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妻子本来就是个热心人,只要邻里们需要打边熨烫、缝缝补补,她都有求必应,服务周到。自始至终,我们小院里的人总是友善相待,和谐共处,用“亲如一家”来形容亦毫不夸张。后来,我们在外面建了新居,便搬离了小院。但是,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只要谁家办什么事儿,一定提前到场,你帮我助,其乐融融。这份小院情谊一直铭记于心,愈久愈浓。

  “衣食住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时下,穿衣不仅是为了御寒保暖,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载体。随着市场和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缝纫机在人工驱动的基础上向着高速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电子、电脑技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脚踏缝纫机已经退出家电市场,一些落后的手工业与我们渐行渐远。然而,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它们功不可没——正如我家缝纫机的品牌“大桥”一样,搭建起一座座“大桥”,使我们的生活迅速驶入幸福的快车道。

  由此及彼。再看饮食、住房、旅行等方面,四十年来,也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成果。(徐柱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