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新闻发布会
5月23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新闻发布会。请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仲初、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郭永红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湖北省委讲师团主任刘爱国: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于6月9日在我省随州市隆重举行。
根据大家对今年“寻根节”特色亮点的关心和关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特请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仲初同志,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郭永红同志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冯茂东同志。
下面,请郭市长介绍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相关安排及筹备情况。
随州市市长郭永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共随州市委、随州市人民政府和全市258万人民,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大家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
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于6月9日(农历四月廿六)在湖北随州盛大开幕。根据省政府安排,在此,我就戊戌年寻根节的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十年的坚持,恒久的约定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视察湖北时强调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大家知道,炎帝文化是荆楚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以弘扬炎帝精神、传承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既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瑰宝,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力量。为此,自2009年以来,由省政府联合国家有关部委主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已经在湖北随州连续成功举办九年,今年已经是第十年。
十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寻根节已从最初的举办前申报,固化为国家保留举办项目,不再每年申报;“随州神农祭典”项目入选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省政府和中央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炎帝故里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台湾嘉宾、华人华侨代表不远万里到随州参加寻根节,寻根节对促进海峡两岸、国际国内交流和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有关媒体和在座各位的帮助下,寻根节已经成为知名的文化品牌,同时随州的知名度也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随州、记住了随州。
十年也许并不漫长,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人都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今年作为寻根节举办的第十年,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戊戌年寻根节一定会在更多的炎黄子孙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象。
二、同样的主题,不同的精彩
农历四月廿六,是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的华诞。每年的这一天,海内外炎黄子孙相约湖北随州,齐聚炎帝故里,拜谒始祖、祈福中华,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已然成为我们缅怀始祖、慎终追远,并藉此联结海内外同胞骨肉亲情、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盛事。每年的这一天,国家领导人,国台办、中国文联、中国侨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湖北省“四大家”的领导、相关省市负责同志以及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代表人士,都亲临湖北随州,共同出席大典。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寻根”与“拜谒”本身,不仅极大地密切了全球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而且升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讴歌与礼赞、祈愿与宣言,同时也有力推动了随州乃至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寻根节继续沿用“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主题,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包括开幕式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经贸洽谈会、炎帝神农文化庙会等一系列主体活动,既庄重宏大,又丰富多彩,非常值得关注、值得期待。
三、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覆盖性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戊戌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纪念和缅怀始祖炎帝神农的丰功伟绩,有助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更大力量。戊戌年寻根节将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要求,精心策划、精细实施、精彩呈现,力争把寻根节办成海内外华人共享的文化盛会、共同的精神洗礼。
一是展现有代表性的成就。今年的寻根节,将在上海C919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贵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港珠澳大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南海深水钻井平台、复兴号动车组生产基地等重大工程现场,进行圣火采集和传递,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场景,唤起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励每个人为梦想去奋斗。
二是邀请有代表性的嘉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楷模,他们中的部分代表,将应邀出席今年的寻根节。同时,我们还将广泛邀请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华侨等各界炎黄子孙代表,共拜炎帝始祖,共襄复兴盛举。
三是开展有代表性的推介。今年的寻根节开幕式,将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湖北卫视、人民网、新浪网、一点资讯、荆楚网、随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现场直播,并注重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广泛用好各种传播渠道,面向不同受众,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同时,还将依托经贸洽谈会、炎帝神农文化庙会等活动做好推介,积极邀请包括各位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媒体记者参与报道,力争最大限度扩大寻根节的影响力。
四是挖掘有代表性的创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融入精彩的编钟乐舞表演。前不久,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时,专门前往湖北省博物馆参观了编钟,并体验了演奏,今年寻根节将把编钟乐舞呈现给大家。另一方面,知名高校学子共同唱诵《炎帝大歌》。当前,各个地方都在想尽办法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随州市也和很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推动炎帝文化进入高校、影响青年,寻根节开幕式上,将有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一起演唱《炎帝大歌》,表达青年人对炎帝神农的颂扬和缅怀。
各位媒体朋友们,举办寻根节有助于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共同民族情感、形成强大发展合力。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希望大家都能为炎帝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对寻根节给予更多关注、更大帮助。我相信,有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有海内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本届寻根节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刘爱国:
谢谢郭市长的权威介绍。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提问。
湖北广电记者:
今年是炎帝故里寻根节举办的第十年,我关注到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举行的拜谒炎帝、黄帝、孔子、伏羲的活动渐渐多了起来,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仲初: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纪念中华民族先祖活动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我认为这是件大好事。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我们学习历史会发现,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也是因为文化的颓废为先兆。通过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能够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增进五十六个民族对中华大家庭的认同感,加深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把寻根节打造成一个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展示湖北的风采和形象,使其成为一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炎黄子孙民心、促进交流推动发展的盛会。
湖北日报记者:
寻根节是湖北省一个连续举办多年的品牌活动,随州作为承办方之一,今年的活动与以往有哪些不同,怎样举办得更有特色?
郭永红:
通过连续十年的举办,寻根节已经成为湖北省最重要的文化节庆的品牌,对文化、旅游、经贸、统战等工作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的寻根节,我们将切实按照“高规格、小规模、大影响”的思路,坚持继承与创新,力求既简约、又精彩。
首先,在办节主题上,对“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内涵进行拓展,比如今年的拜谒始祖大典,将有机展示党的十九大的新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40年来发展的新变化,赋予寻根节鲜明的时代内涵。
其次,在内容和形式上,一方面,继承许多合规成范、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如继续保留编钟礼乐、三献礼、唱诵经典等传统礼乐文化元素。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丰富,比如圣火的采集将选择典型的人物、典型的场景和典型的成就;再比如《颂炎帝文》,今年将由56位各民族的代表来共同恭读,力求产生更广泛的共鸣。
再次,在宣传推介上,除利用传统媒体外,今年将突出借助新媒体新手段,比如微信、微博、客户端现场直播,包括网上网友连线互动等等,来增加受众的广泛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更好传承和弘扬炎帝文化、炎帝精神,激发大家的干事创业热情。
今后,我们还将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创新办节、务实办节、节俭办节,不断提升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综合效应。
刘爱国: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
今年是举办“寻根节”的第十个年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个节点。通过过去九年的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寻根”与“拜谒”本身,而升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讴歌与礼赞、祈愿与宣言,极大地密切了全球炎黄子孙“血浓与水”的骨肉亲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此,希望各媒体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策划,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宣传报道,为“寻根节”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